第二章 大西洋经济区(2 / 3)

加入书签

个道理,可以使大西洋沿岸铁路和南方铁路网串联,这对于西部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

    “尤其是在能源和矿产的运输上,西部虽然矿产也比较丰富,但是同样需要南方矿产的支援,尤其是比较缺乏的煤矿资源。”

    安哥拉铁矿目前可以自给自足,在煤矿上就差很多,所以其所需的煤炭资源在本地区矿产勘测工作完成前,还需要从东非南部运输,而以前安哥拉工业发展所需的煤炭需要通过中央铁路经过中部地区中转,这就凭空增加了成本。

    虽然东非和日本这個资源匮乏国家一样,也进口国外的矿产资源来发展本国工业,但不同点在于东非进口矿产在本国工业发展中占比很小,主要还是依赖中,东部地区的资源。

    这其中还有一个关键问题,那就是为了平账,东非很多工业品对落后国家和地区的出口,在没有优势市场的情况下,主要通过和当地进行物资上的交换。

    很多落后国家和地区,包括一些殖民地地区,本地区因为经济水平落后的原因,资金和购买力是不足的。

    这种情况下,他们自然无力消费更多的工业品,所以东非政府会依据当地的资源情况,直接进行“以物易物”的贸易形势,类似前世东方某大国,为了绕开美元,从而实行的货币互换。

    当然,东非还没有发展到某大国的程度,时代也没有发展到这个层次,就比如很多殖民地地区的货币发行权和金融在宗主国手中,当地人没有自主权,也没有直接和东非平等交流的条件,所以以物易物反而更容易让人接受。

    就比如东非和印度的贸易就是如此,虽然印度是英国的殖民地,但是印度也有自己的下级治理系统,主要是当地王公贵族和本地英国官员,东非就是通过和这些力量交涉,从而绕开了英国本土的干涉。

    毕竟东非不可能拿着莱茵盾直接让印度殖民地政府接受,这要是让英国本土发现了可就犯了大忌,而货物就好处理多了,毕竟商品上未必会直接写明生产地,同时商品价格不像货币一样是固定的。

    一英镑就是一英镑,但是市面上一英镑的商品到底卖多少那就不一定了,这就给中间商赚差价提供了空间,而印度殖民地政府就起到中间商的作用。

    而且一般来说的商业活动中,商人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的货币,东非想从其他国家和势力手中直接抠出一个子都是十分困难的,但是如果是当地不重要的东西来进行交换就简单了许多。

    比如印度的煤矿资源很丰富,而印度作为殖民地本身工业对煤炭需求量不大,这个时候殖民地政府的贪官污吏,本地的王公贵族就可以将本地的煤炭拿来和东非交换商品。

    虽然这样做效率低,收益慢,周期长,毕竟不像货币结算那样方便,但是却让东非的商品成功流通出去,从而带动本土工业的发展。

    这在东非是行得通的,毕竟东非作为一个国有经济为主的经济体,可以从国家层面对资源进行重新分配整合,而一般国家的商业活动主要通过私人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