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末日回响?时空涟漪(1 / 2)

加入书签

戈壁的黎明总带着种劫后余生的静谧。陆惊鸿踩着结霜的沙砾往前走,每一步都能听见冰晶碎裂的脆响,像是谁把去年冬天的雪揉成了碎玻璃。昨夜被赫连家呼麦声惊动的沙粒还没落定,在晨光里泛着细碎的光,倒让那座汉代烽燧的断墙更显突兀——墙根处凝结的白霜竟顺着夯土裂缝勾勒出奇怪的纹路,像极了格桑梅朵噶乌盒里《龙钦心髓》残页上的咒符。

“你看那处凹陷。”格桑梅朵突然停在烽燧西侧,她的藏靴尖点着墙面上块不规则的阴影,“这形状绝不是风沙磨出来的,倒像是被什么东西硬生生吸进去的。”她摘下腰间的金刚杵,杵头的莲纹在晨光里流转着淡金色,“阿尼哥派的老经卷里说,当年忽必烈远征日本,舰队在对马海峡遇到过‘虚空蚀’,甲板上的铁钉会突然凭空消失,留下的孔洞就长这样。”

陆惊鸿摸出杨公盘,铜镜里的二十八宿刻度正以肉眼难辨的速度轻微震颤。他想起在纽约破解橘政宗九菊镇物时的情景,当时纳斯达克大屏的数字突然倒转,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按住了秒表。“这是时空褶皱的痕迹。”他指尖划过那处凹陷,触感比周围的夯土凉上三分,“就像把布揉皱了再展开,总有几处纤维拧在了一起——徐墨农收藏过块1976年的吉林陨石碎片,上面的气印也是这样层层嵌套的。”

风突然转向,卷着股铁锈味从西北方涌来。格桑梅朵的藏袍下摆被吹得猎猎作响,她忽然指着远处的沙丘群,那里的沙粒正以违背常理的方式旋转,形成一个个微型的漩涡,漩涡中心泛着淡淡的蓝光。“诺查丹玛斯的预言诗里写过‘沙漏倒悬时,沙漠开花’。”她的声音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当年梵蒂冈档案馆展出的手稿复制品里,配的插图就是这种漩涡——他们说那是末日降临前,时空开始松动的征兆。”

陆惊鸿将杨公盘平放在沙地上,铜镜自动对准了北斗星的方向。他注意到指针在“开”“休”“生”三门间来回跳动,这在奇门遁甲中称为“三吉门互冲”,预示着某种能量场正在剧烈碰撞。“还记得可可西里的龙象遗骸吗?”他忽然开口,视线掠过那些旋转的沙涡,“当时南宫家引爆核废料储存井,辐射云在空中形成的轨迹,和这些漩涡一模一样。”

格桑梅朵忽然蹲下身,用手指蘸起沙涡边缘的蓝光。那光芒在她指尖停留了片刻,竟化作一串极小的藏文,随即消散在风里。“是‘时间之尘’。”她肯定地说,语气里带着惊叹,“噶举派的唐卡里记载,当世界线发生偏移时,就会有这种光粒飘落——1995年第十世噶玛巴转世认证时,楚布寺的金顶上就飘了整整三天,当时苯教的黑巫师说这是‘天漏’,结果被雷劈中了法坛。”

陆惊鸿的杨公盘突然发出蜂鸣,铜镜里映出的沙丘开始扭曲,像是隔着晃动的水面看东西。他看见幻象里有群穿着民国军装的人正围着烽燧挖掘,其中一个戴眼镜的年轻人手里举着块青铜残片,赫然就是昨天发现的张衡地动仪零件。“1943年,军统在这里搞过考古。”他想起齐家的航海日志,里面夹着张泛黄的电报底稿,“后来那些人全都失踪了,只留下句‘沙吃人’的电文——现在看来,他们不是被沙子吞了,是掉进时空缝里了。”

风沙突然变大,那些微型漩涡开始合并,形成一道横贯沙丘的蓝光带。格桑梅朵的噶乌盒剧烈发烫,她急忙打开,《龙钦心髓》的残页在风中舒展开,上面的藏文自动翻译成了汉文:“永乐三年,郑和率船队过此,见沙中生琉璃,触之,见前世影。”“这和司徒家的航海日志对上了!”她又惊又喜,“原来当年郑和也见过这种景象——你说那些琉璃是不是就是这些蓝光凝结的?”

陆惊鸿没回答,他正盯着杨公盘里的幻象。画面已经切换到1972年,几个穿着的确良衬衫的年轻人在烽燧前拍照,其中一个姑娘的辫子上系着块玉佩,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