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哑巴画的毒草会走路(2 / 3)

加入书签

紧潭边的青石,指节发白,掌心已被粗糙石面磨得生疼。

“林英同志,跟我们走一趟。”院外传来警员的吆喝。

林英转身时,正看见陈默被两个警员架着胳膊,衬衫领口扯开,露出锁骨处的红痕。

皮肤微肿,像是被粗糙绳索勒过。

“他们说秀秀找我借过三斤暖田薯换药。”陈默见着她,喉结滚动两下,“可我根本没……”他突然顿住,目光落在警员举着的账本上。

那是本蓝布封面的记账本,摊开的那页墨迹深浅不一,纸面还留着轻微褶皱,像是被反复摩挲。

“这字是我的,可……”他伸手去摸,被警员拍开,“我写这页时,周文澜来借过《本草纲目》……”

林英凑过去。

陈默的字迹向来清俊如竹,此刻却像被人攥着笔硬按在纸上,运笔处有明显的停顿,墨迹在“十一月初七”处尤其浓重,仿佛重新描过。

她指尖划过日期,突然笑了:“十一月初七?”她抬头看向警员,声音平静,“今儿才十一月初五。”

警员的手僵在半空。

林英转身时,瞥见陈默后颈有块淡青的指印,和死者手腕上的,一模一样。

夜来得早。

林英裹着件老猎户送的狼皮斗篷,缩在黑市暗巷的墙根。

风从砖缝里钻出,吹得斗篷边缘猎猎作响。

特警的夜视力让她能看清墙角炭笔画的痕迹:一株三叉叶的草,根须像蛇一样盘着,叶尖滴着水珠,每滴水珠都精准落在下方石缝中,像是某种标记。

她刚要凑近,破草棚里传来窸窣响动,扎着羊角辫的小豆芽蜷在草堆里,怀里抱着半块炭笔,见着她不躲,只颤抖着指向西巷的柴堆,嘴里发出“呃、呃”的闷响,手指在地上划出一道波浪线,又指了指耳朵。

林英懂了:她听不见,但看得见。

柴堆下的陶罐裹着层黄泥,封口处歪歪扭扭刻着“林家止咳膏”。

她指尖拂过罐身,摸到层黏腻的油,是新抹的,用来掩盖陶罐原本的颜色,油脂还带着体温般的余温。

她将陶罐揣进怀里,转身时往草堆里塞了块烤红薯,小豆芽的手指立刻攥紧了红薯,眼睛亮得像星子,嘴角咧开一个无声的笑容。

雪越下越大,狼皮斗篷上积了薄薄一层白霜。

林英贴着墙根摸回家,耳朵捕捉着每一丝异响,没人跟来。

她轻轻叩了三下门板,听到里面一声轻咳,才推门而入。

育苗廊的热芯井汩汩冒着白烟,像一头歇息的兽。

她把陶罐搁在井边青石上,指尖仍能感到那层油腻的伪装涂料未干透。

“春芽儿。”她低声唤道。

角落里钻出个小身影,手里紧握一根削尖的烧火棍。

“姐,我整夜都醒着。”春芽儿眼睛亮得出奇,这孩子自打去年冬天救回来,就没睡过一个踏实觉,夜里听着风吹草动便惊坐起。

“守着它,不见我不得离步。”林英摸出匕首插在石缝间,“要是有人靠近……你就敲铜盆。”

子时三刻,月亮爬到西墙尖。

林英伏在房梁上,听见瓦片轻响,像是猫爪踩过枯叶。

一道黑影翻进院子,左脸有道三寸长的刀疤,在月光下泛着青白,呼吸粗重,带着酒糟味。

他直奔热芯井,抓起陶罐就要往怀里塞。

“周文澜的狗,也敢碰靠山屯的东西?”林英的声音像块冰砸进井里。

黑影猛抬头,手腕已被绳套缠住。

他反手要甩刀,林英从梁上跃下,肘尖精准砸在他腕骨上。

“咔嚓”声里,陶罐“当啷”落地,却从黑影怀里滑出张纸,是陈默的记账页,日期赫然写着“十一月初八”,墨迹未干,笔锋生硬,像是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