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4章 哀民生之多艰(1 / 2)
b南宫婉闻言将信将疑:“这是巧合吧?”
杨平安摇了摇头,继续说道:“巧合?朱门缺玉璧,金陵锁王侯,秦王殿下姓什么?叫什么?朱玉!”
“朱门缺玉璧,说的就是秦王殿下下江南,自身难保!后一句‘金陵锁王侯’,怕是在隐喻陛下迁都金陵,受困于江南。”
南宫婉听得一阵阵发冷,这次她终于相信杨平安的话了。
“那后面那些‘九鼎裂’、‘荒冢’之类的,是指北蛮会席卷中原?”
“不,比那个还要严重。”杨平安轻声说道:“九鼎裂开分为数块,这是暗指大乾江山要四分五裂,天下生灵涂炭。”
“更要命的就是最后四句,前面有枫,后面有林,指的就是林大人,‘双木非林涉中流’便是林大人也要遭遇险境。”
“犹如逆水行舟,而‘赤衣失冠葬潮头’,赤为红,也就是朱色,失去了头冠葬身潮头,分明在暗指朱家使了天下!”
杨平安说起来还一阵阵的后怕,而南宫婉已经掩住了樱桃小口。
“杨大人,这童谣难道说的是真的,是谶纬?”
杨平安闻言,慌乱的神情中竟冒出一丝丝的兴奋。
“我不知道,可若真的是预言,‘待到新日破云岫,重开乾元四百州’,林大人便是那‘新日’!”
杨平安压下心中的悸动,道:“所以方才秦王殿下才表现得轻描淡写,让蒙质将军去警告沿途官府,禁止这歌谣传颂。”
“秦王殿下宽宏大量不追究,还主动安抚林大人,这正是因为他信任林大人。”
南宫婉眸子微微转动,轻声道:“也不知是谁编造的童谣,传播出来害林大人,当真是居心险恶。”
童谣的这段小插曲,并未影响林枫与朱玉的关系。
然而朱玉禁止歌谣传播的命令虽然传递下去,依旧没能阻止歌谣往大江南北传递。
政令是死的,人是活的,拦不住就是拦不住。
船队一路南下,沿途见到了不少渔民,还有沿途百姓。
由于北蛮肆虐,导致沿途的百姓民生遭到了极大破坏。
如今北蛮虽然被赶走,但错过了农耕时节,许多百姓都没有粮食被迫成为流民。
大江之上,林枫以手遮眉。
就见江边有搭建好的粥棚,官府正在施粥,百姓排出的队伍犹如一条长龙似的。
“才行了一上午,就遇见了三个粥棚,这运河两岸的流民,比我们想象中的还要多。”
林枫剑眉微蹙,叹了口气。
林枫身后站着金豹与杨平安二人,金豹说道:“大人,这里还算少的,据密探禀报,越往前施粥的粥棚越多。”
“朝廷为了赈灾拨付了不少粮食到江南各地,咱们再往前就到了镇州境内,那边的灾民更多。”
林枫这一次出来,明面上只带了三百玄甲军。
实则金豹麾下的密探倾巢而出,基本能动用的,全部用在了江南。
林枫微微颔首,说道:“江南百姓过得不容易啊,江南的赋税情况如何?”
林枫对江南的赋税之沉重有所耳闻,尤其是之前税收都收到了孩童身上,更是耸人听闻。
“没变化。”
金豹摇了摇头,十分无奈。
“您说让密探多打听江南的民间事,咱辽东密探便多方查探,结果发现税收不止没有少,还比北蛮人离开前又多了些杂税。”
林枫的眉毛一挑,道:“又多了些杂税?怎么可能?”
北蛮人被打走了,朝廷的军费开支大幅度下降,怎么还在收税?
杨平安在一旁咳嗽一声,道:“大人,这事儿在下知道里面的缘由。”
“您想北蛮人撤走了,各地百废待兴,朝廷要赈灾、要修缮各地的城墙等等,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