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荒岛(3 / 3)

加入书签

抬头望向那片埋葬了吴伯、也隐藏着无数秘密的、浩瀚而规律的海洋。

一个念头,在她心中清晰起来。

四、扎根

夜里,海风微凉。幸存者们利用找到的芭蕉叶和树枝,在石屋遗迹旁搭起了简陋的窝棚,总算有了个遮风避雨的地方。

林昭棠没有睡。她就着篝火的光芒,再次研究那枚铜铃。经历了爆炸、落海、浸泡,铜铃依旧完好,只是色泽似乎更加深沉内敛。她将其对着篝火,倾斜角度,铃身的花纹在火光映照下,投映出的星图光斑似乎与南洋的星空对应得更为精确了,尤其是对东方某些星辰的指向,异常清晰。

吴伯的遗言在她耳边回响:“往东……一直往东……”

这块“大周水师”的断碑,似乎印证了这个方向。

她收起铜铃,走出窝棚,来到那眼清泉旁。阿海发现的那几颗种子,被她用一块柔软的树皮小心包好。

她蹲下身,在泉眼旁松软湿润的土地上,用手指挖了一个小坑。

然后,她极其郑重地,将其中一颗种子,放入了坑中,再用泥土轻轻掩埋。

她不知道这种子会开出什么花,结出什么果。甚至它可能永远不会发芽。

但这不重要。

重要的是这个动作本身所代表的意义。

这代表着,他们不再仅仅是漂泊的过客,被动承受命运的摆布。

他们选择了留下印记。

选择了在这片前辈停留过的荒岛上,扎根。

无论这“根”能扎多深,能存活多久,都象征着一种主动的、对抗遗忘和虚无的生命意志。

就像那不知名的大周水师刻下的石碑。

就像陈怀安在焦土上种下的黍米。

就像吴伯用生命传递的航向。

他们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在这漠然天地间,证明自己曾经存在过,挣扎过,探寻过。

林昭棠看着那片埋下种子的土地,心中一片澄澈的平静。

她知道,他们不会永远困守在这座荒岛上。等伤势恢复,等准备好足够的食物和淡水,他们一定会再次扬帆,沿着铜铃星图和前人足迹指引的东方,去寻找吴伯所说的、“不信天”的答案。

但无论未来去向何方,这座岛屿,这眼清泉,这块断碑,以及这颗深埋的种子,都将成为他们生命中无法磨灭的坐标,提醒着他们——

根,已在陌生的土地上,悄然种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