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弃婴(3 / 4)
、灾星?
林昭棠抱着捡来的女婴回到村里,立刻引起了轩然大波。
幸存下来的村民围拢过来,看着这个在风暴后、诡异出现在海滩上的婴儿,眼神复杂。恐惧,多过同情。
“这……这女娃哪来的?”
“风暴刚过她就出现……怕不是……”
“瞧她脖子上的铃铛,邪性得很!”
“咱们村刚遭了大难,可别再招来什么不干净的东西!”
窃窃私语声,像冰冷的潮水,包裹着林昭棠。
父亲林阿福抽着早已没有烟丝的旱烟袋,眉头拧成了一个疙瘩,黝黑的脸上满是愁容和忧虑。他看了看女儿怀中那个气息微弱的女婴,又看了看外面依旧未能平静的大海,重重地叹了口气:
“昭棠啊……这女娃……怕是个灾星。咱们村的水,自个儿都快养不活了,哪还养得起外来的魂……”
“爹!”林昭棠猛地抬起头,打断父亲的话,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尖锐,“她只是个孩子!被扔在海边,差点死了!怎么就是灾星了?大海收走了我们的亲人,却把她送了上来,这难道不是……不是妈祖……不,这难道不是天地留下的一线生机吗?”
她本来想说是妈祖的恩赐,但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妈祖刚刚“背弃”了他们。她换了一个更模糊,却也更接近本质的说法——天地留下的一线生机。
奶奶拄着拐杖走过来,浑浊的眼睛看了看女婴,又看了看林昭棠紧握在手里的那枚小铜铃,伸出干枯的手,轻轻碰了碰铜铃。
“叮当……”
清脆的铃声再次响起。
奶奶的手顿了顿,沉默了片刻,对林阿福说:“留下吧。一条命,比什么都重。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
林阿福张了张嘴,最终没再说什么,只是狠狠地嘬了一口空烟袋。
林昭棠看着怀中因为些许温暖而稍微安定下来的女婴,轻声道:“以后,你就叫阿海吧。大海把你送来,希望你像海一样,能活下去。”
阿海仿佛听懂了,小嘴无意识地咂摸了一下。
五、老船匠的叹息
接下来的几天,望潮村沉浸在巨大的悲痛和物资匮乏的双重打击中。失去了主要劳力和渔船,幸存的人们几乎看不到未来。
林昭棠一边照顾着体弱的阿海,一边帮着奶奶和母亲处理那些被冲上岸、还能勉强使用的渔具碎片,心里却始终萦绕着那块刻字的船板和那枚铜铃。
她带着疑惑,去找村里最见多识广的人——老船匠吴伯。
吴伯的船坞在村子的最东头,也被台风破坏得不轻,几艘正在修理的小船歪倒在一旁。老人正默默地收拾着工具,背影萧索。
林昭棠拿出那块船板和铜铃,递到吴伯面前:“吴伯,您看看这个。这上面的图案,好像是我家很久以前的族徽。这个‘周’字,您知道是什么意思吗?还有这铃铛……”
吴伯接过船板,眯着昏花的老眼,用手指仔细抚摸着那个刻痕,又掂量了一下铜铃。他的脸色渐渐变得凝重起来。
“这个‘周’字……”他缓缓开口,声音沙哑,“我年轻的时候,跟着我爹给一条大商船做过修补,那船主的姓氏,好像就是周。他们不是咱们这边沿海的,听口音,像是更北边,中原那边过来跑海贸的……很多年前的事了。”
他指着那个族徽图案:“你这个标记,我没什么印象。但这两样东西出现在一起,又被海浪送到你手里……丫头,这恐怕不是偶然。”
他放下船板,拿起那枚铜铃,对着光仔细看着上面模糊的花纹:“这铃铛……不像咱们这边渔民用的东西,倒像是……像是某种信物,或者……祭祀用的法器?我说不准。”
吴伯叹了口气,看着远处依旧未能平息的海面:“这大海啊,比咱们想的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