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29.东边儿不亮西边儿亮(1 / 2)

加入书签

自刘良佐覆亡之后,澳明军队已经顺势迅速占领了庐州城,庐州府全境皆已归附朝廷,澳明军队随之北上,现已进入凤阳府境内。

与此同时,滁州方面的部队也已经自滁州城出发,直奔凤阳府境内的定远县而来。

面对来势汹汹的两路朝廷大军,马士英等人早已被吓破了胆子。

长江水战战败之后,马士英等人本还打算坚守凤阳,与朱胜机划江而治,分庭抗礼,依靠兵力优势徐徐图之。

说到底就是还心存幻想,认为朱胜机厉害的只有铁甲舰,陆上作战在双方兵力悬殊的情况下未必是他们的对手,所以只要他们坚守江北,朱胜机便拿他们没有奈何。

结果,刘良佐的覆亡彻底打破了马士英等人的幻想,他们此时对于守住凤阳,已经不抱太大希望了,都已慌了神,正火急火燎地商议对策。

可如今对于马士英他们而言,如今这凤阳守不住,除了逃跑之外,也已经别无他选。

他们拥立福王朱由崧,与朱胜机分庭抗礼,便是投降,也只有死路一条。

当然,他们也从未想过投降,毕竟落在朱胜机和东林党人的手里,一定会死的很难看。

凤阳府位于南直隶的西北角,北边儿是建奴,西边儿是大顺,要逃离凤阳,也就只有向东逃这一个选择。

既如此,马士英也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了,当即便派人前去给东边儿的高杰传令,命他前来接应。

高杰接到马士英的命令之后,顿时大喜,颇有一种“东边儿不亮西边儿亮”之感,虽然没能拿下扬州府,但如今马士英等人挟福王朱由崧来投,自己日后必受倚重,飞黄腾达。

故而,他当即便率军自天长县返回了盱眙,走淮河水路前往了凤阳接应。

在高杰尽心尽力的积极配合之下,马士英等人自是安然逃离了凤阳,而且还利用刘孔炤麾下的江防水师残存的船只,以及高杰手下的水军战船,将凤阳府的兵马、钱财粮饷和军械物资运走了个七七八八,俨然都快要把整个凤阳府给搬空了。

只是可怜那黄得功,在石固山等候了许多日,没能等到马士英的回信,却等到了马士英等人逃离凤阳投靠高杰的消息,顿时间只觉万念俱灰。

而就在黄得功万分绝望之际,有一人却是突然出现在了石固山的山脚下,给他送来了一线生机。

黄得功听闻禀报,朝山下望去,只见一名身穿绯色官袍的男子正端坐于马上,虽身后只有十余骑随从护卫,却是神色坦然,不怒自威,正是史可法。

史可法素有威望,江北四镇一向都对他颇为敬畏,尤其是黄得功,对史可法更是发自内心的敬重。

在江北四镇中,黄得功绝对算得上是一个异类,他不似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那般骄横跋扈,其部队军纪也是四镇之中最好的。

而且,他虽然是个粗鄙的武夫,但却颇具忠义,有着“勇而知义”的美名。

之前黄得功奉马士英之命,与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共同将福王朱由崧迎入南京之时,高杰、刘良佐和刘泽清三人皆以此居功自傲,目中无人,而黄得功虽早已获封伯爵,在四人中身份最为尊贵,却照旧遵循朝廷礼法,对待朝中百官依然谦逊有礼。

黄得功品性如此,也一向敬佩忠义之人,故而他对为人以“忠正”著称的史可法尤为敬佩和尊重,便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了。

因而,当他看清山下的来人是史可法之后,只是稍作犹豫,便赶忙将身上的盔甲整理整齐,亲自下山相迎。

黄得功自然也早已猜到,史可法此来八成是来劝降自己的,但即便如此,也并不妨碍他他对史可法以礼相待。

史可法本身也十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