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朝廷养士百年,仗节死义,正在今日(3 / 6)
洪荒……”
两人同时变色。
“不可能!”女子失声道,“慈恩寺的碑早就不发声了!”
赵承渊却神色复杂:“不是碑在响……是‘它’醒了。”
***
同一时刻,西北边陲,河套山谷之外。
两名年轻巡卒正沿界碑巡逻,忽然察觉脚下震动。他们惊恐回头,只见原本焦土成“十”字形的祭坛遗址上,竟又长出那棵怪树!枝干扭曲如人臂伸展,叶片翕张,仿佛在呼吸。
“上次砍倒才三天!”一名巡卒颤声说,“怎么又长出来了?”
另一人哆嗦着掏出火折子:“烧了它!快烧了它!”
火焰腾起,瞬间吞噬树身。可就在火势最旺时,树干中央裂开一道口子,喷出黑色雾气。雾中浮现一张模糊人脸,嘴唇开合,吐出一句话:
>“第八祭已动,第九门将开。寻‘心灯’者,速往昆仑墟。”
话毕,雾散火熄,怪树化为灰烬,唯余地上浮现一行血字:
>“癸卯年冬至,龙抬头。”
两名巡卒瘫倒在地,第二天被人发现时已神志不清,口中不断重复着一句童谣,正是《千字文》开篇八字。
消息六百里加急送往京城,内阁连夜召开廷议。新帝??如今已是两鬓染霜的中年人??亲自坐镇文华殿,召集群臣商讨对策。
礼部尚书主张立即封锁边境,严禁百姓谈论此事;兵部提议派大军夷平河套,永绝后患;唯有国子监祭酒跪奏道:“陛下,此乃天示。若强行压制,恐激怒地脉。不如查访民间,寻找所谓‘心灯’之人,或可化解危机。”
皇帝沉默许久,最终下令:“即日起,全国张贴榜文,招募通晓古文字、精通音律、且曾接触过《逆鳞录》者,赴京面圣。另,命钦天监推演‘癸卯冬至’天象,若有异动,即时上报。”
榜文传遍天下,激起千层浪。
***
三个月后,蜀中青城山下,一间茅屋内。
一位盲眼老尼正盘膝打坐,忽闻门外脚步轻响。她未睁眼,便道:“你来了。”
来者是一名少年,约莫十五六岁,背着包袱,额前碎发遮眼,神情倔强。他单膝跪地:“弟子奉师命,送信而来。”
老尼接过信笺,虽看不见,却用指尖细细摩挲纸面纹理,辨认凸痕??这是一种特制盲文,唯有明心师太一脉传承。
片刻后,她脸色骤变:“你说……他是谢先生亲授的关门弟子?”
“是。”少年点头,“我叫赵念,自幼在玄黄塾读书,因通晓《千字文》全文背诵且能解其义,被选中继承‘心灯’之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