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1章 刘裕暴毙,魏军横行(2 / 7)
春秋已高,应思为万世计,神器至重,不可托付非人。”
宋主刘裕知他言出有因,徐徐答道:“庐陵何如?”
谢晦答道:“臣愿往观可否。”于是出去面见刘义真,刘义真雅好修饰,至是益盛服与谈,娓娓不倦。谢晦不甚答辩,回去报告宋主刘裕说道:“庐陵才辩有余,德量不足,想亦非君人大度呢。”
宋主刘裕于是派出刘义真去镇守历阳,都督雍、豫等州军事,兼南豫州刺史。既而宋主刘裕又生了疾病,病情且日益加剧,有时蒙眬睡着的时候,但见有无数的冤魂,前来向他索命,且看见故晋安、晋恭二帝,亦时常来到宋主刘裕的床前。
晋安帝和晋恭帝的鬼魂向他索命呼喊,刘裕心中甚感不感,其实就是刘裕作恶杀人太多,疑心生出暗鬼。那些噩梦幻象,往往把他惊醒,汗流浃背。刘裕自思:鬼魅萦缠,病必不起,于是召传太子刘义符,让他来到榻前面,嘱咐道:“檀道济虽有武略,却无远志,徐羡之、傅亮事朕已久,当无异图;惟谢晦屡从征伐,颇识机变,将来若有同异,必出是人,汝嗣位后,可处以会稽、江州等郡,方免他虑。”专防谢晦,当是尚记前言。又自为手诏,谓后世若有幼主,朝事一委宰相,母后不烦临朝。
待至弥留之际,五月二十一日(6月26日),刘裕在西殿复召徐羡之、傅亮、谢晦等,入内宫令其领受顾命,令他辅导嗣君,言讫遂然暴毙而死,刘裕在位只有二年有余,享年六十七岁。
宋主刘裕从掌权起,到代晋称帝的阶段,对当时积弊已久的政治屡做整顿。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门阀士族兼并土地的行为令百姓流离失所,无法保护其产业。刘裕掌权后,一改东晋以来坐视兼并的规管,重订规管并展示公众,大大抑制了门阀豪强的兼并行为。及至处死了藏匿一千多名脱离户籍逃亡者的虞亮(会稽虞氏),连会稽内史司马休之也遭免官。刘裕又禁止门阀豪强私占山泽的行为,还削夺世族以及皇室的私产,以此来资济人民。刁氏一族向来富有,奴客亦多,刘裕在诛灭刁氏时,亦分发其资产,让人们按己力取用,赈济当时处于饥荒及战乱中的人民。义熙九年(413年),刘裕将临沂、湖熟原属晋皇后所有,用来资助其化妆品开销的田地分配给穷人。
义熙土断是刘裕最有影响的政策,它打击了东晋豪强士族势力,缓和了阶级矛盾,减轻了百姓负担,改善了社会政治状况,重建了中央政府的权威。
刘裕为整顿吏治,罢免或处死了许多士族或皇族出身的官吏。他的亲信、功臣中有“骄纵贪侈,不恤政事”的,他也严厉惩罚,甚至处死。
先前,各州郡送来的秀才、孝廉,多是滥竽充数之辈。刘裕于义熙八年(412年)上表,请求遵循旧制,并主张用考试的办法加以甄别。
东晋时期,中央和州、郡的大权一直掌握在王、谢、庾、桓等世族手中,选拔官吏,主要依据门第,选出了许多无才无识之人任官。刘裕以寒门庶族身份,依靠军功,奠定了南朝“寒人掌机要”的政治格局。他掌权后,要求按照九品中正制初置时的精神选拔人才。他重用出身“寒微”的人,如刘穆之、檀道济、王镇恶、赵伦之等。
刘裕起自寒微而称帝后,致力于削弱强藩,他限制了荆州州府置将和官吏数额,前者不可多于二千人,后者亦不可多于一万人;另其他州府置将及官吏数亦不分别不得多于五百人及五千人。这是由于东晋末年,置官滥乱,给人民带来沉重负担,刘裕及时对此进行了制止。
为防止权臣拥兵,他特别下诏命不得再别置军府,宰相领扬州刺史的话可置一千兵。而凡大臣外任要职要需军队防卫,或要出兵讨伐,一律配以朝廷军队,事情完结后军队都需交回朝廷。为防外戚乱政,刘裕临终前诏令:幼主即位,委政于宰相,不需太后临朝。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