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清流之刃(2 / 3)
这哪里是贬?这分明是保护!是“养望”!
然后,便是这汉江渡口之事。
冯敛那个蠢货,本是他安插在荆州的一颗闲子。他本意是想借冯敛之手,给初出茅庐的陈锋一个下马威,让他知道西南之地的水有多深,让他知难而退,安安分分地当一个不问政事的太平县令。
却不曾想,陈锋的反击,竟是如此的迅猛、精准、而又……狠辣!
他根本不按官场的规矩出牌!不谈判,不妥协,甚至不屑于动用他背后的关系!
他直接将刀,架在了大乾的律法之上!用最光明正大,也是最无可辩驳的理由,将冯敛和黄世仁,这两个他本以为可以随意拿捏的卒子,直接送上了断头台!
更可怕的是,他还借此机会,再次赢得了民心,博取了“陈青天”的美名,甚至,还又一次得到了皇帝的“申饬式”褒奖!
柳越的目光,落在地图上那个小小的,几乎快要被忽略的“巴郡永安县”上,眼神冰冷得如同数九寒冬的冰凌。
他第一次,对一个年轻人,感到了真正的忌惮。
『此子……此子的可怕之处,不在于他的才华,不在于他背后的镇北侯和武安侯,甚至不在于陛下对他的恩宠。』
『他真正可怕的,是他那如同杂草般顽强坚韧的生命力,和他那种总能于绝境之中,化危机为机遇的可怕能力!』
『他就像一条被困在泥潭里的毒龙,看似动弹不得,却随时可能搅动风云,一飞冲天!』
柳越深吸了一口气,压下心中的烦躁。
他不得不承认,自己从一开始,就彻底小看了这个从冀州乡野走出来的年轻人。
他原以为,陈锋不过是一把锋利些的刀,一块可堪雕琢的璞玉。只要稍加打磨,许以恩威,便可收为己用,成为自己手中,制衡军方势力,推行朝政新令的一枚重要棋子。
可如今看来,这哪里是一把刀?
这分明是一头披着羊皮的猛虎!一头挣脱了所有枷锁,即将入山归林的猛虎!
他看着地图上“巴郡”的位置,眼神变得冰冷而锐利。自己必须改变策略了。
对付陈锋,不能再用这种“打”的方式了。每一次的打压,都像是在为他扬名,为他铺路,只会让他变得更强,更难对付。
必须用“困”的法子,用“融”的法子。
要把他死死地困在巴郡那片泥潭里,然后,派自己最得力、最信得过的人去,像一根根坚韧的藤蔓,将他牢牢地缠住,吸干他所有的养分,夺走他所有的功劳,最终,让他在无声无息之中,彻底枯萎,沦为一个无足轻重的废物。
想到这里,他的眼中,闪过一丝阴狠的光芒。
他缓缓走到书架前,目光如同鹰隼般扫过书架上的书。最终,他的视线定格在书架中层,一本看起来毫不起眼的《春秋》上。
他走过去,将那本厚重的《春秋》取下。书页翻动,里面赫然夹着一本薄薄的、用特殊纸张装订的册子。册子的封面没有任何字迹,只有一种特殊的暗纹。
这是柳越的命脉之一,是他数十年宦海沉浮,精心编织、苦心经营的政治资源图谱,密册之上,用蝇头小楷,密密麻麻地记录着他这些年来,在朝堂内外,安插的所有门生故吏、亲信党羽的姓名、官职、派系、以及……不为人知的把柄。
他枯瘦的手指在册页上快速翻动,书页发出轻微的沙沙声,在寂静的书房里显得格外清晰。
他的目光,最终停留在了“御史台”这一栏。
御史台,乃监察百官之所,是朝堂之上,最锋利的一把言论之剑。用好了,可杀人于无形。
他的手指,划过数个名字,最终,停留在了“御史中丞,王秉德”之上。
御史中丞,正四品。
选择他,有三个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