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鹿鸣苑(2 / 3)
交不起束修,不得不退学的三个学子。其中这个李青,是老夫看好的苗子,文章有大家之风!若非家贫……”
他长叹一声,将名册轻轻放在案上。
“此事,老夫不仅答应!”徐文远猛地一拍案几,眼中神采奕奕,“还要亲自为你张罗!‘文渊阁’的讲席,老夫第一个来坐!那‘金陵诗会’的评判,老夫也当仁不让!”
他踱到窗前,望着院中竹林,沉吟片刻,转身道:“这会所,既有如此风雅之志,当取一个雅名。”
他甚至兴致勃勃地开始构思细节,忽然问道:“对了,这会所,既有如此风雅之志,承载文脉之重,当取一个与之相配的雅名才是。锋儿,你可有想法?”
陈锋微笑拱手:“正要请徐爷爷赐名。”
他本来想命名为“一品居”,但若是能有当世大儒亲自取名,那噱头更足,何乐而不为?
他踱了几步,眼中精光一闪:“有了!《诗》云:‘呦呦鹿鸣,食野之苹。我有嘉宾,鼓瑟吹笙。’此乃君王宴饮群臣宾客之乐,亦是求贤若渴之意。此会所,便名为‘鹿鸣苑’,如何?既有雅意,又寓意深远,正合你助力天下英才之志!”
“鹿鸣苑……”陈锋与林月颜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惊喜。
“好名字!”陈锋由衷赞道,“多谢徐爷爷赐名!”
徐文远捋须而笑:“老夫便知,你会喜欢。”
徐文远忽然想起什么,问道:“谢氏商行那边……可曾知晓这‘奖学金’之事?”
“谢夫人已知晓。”陈锋道,“她对‘以商养文’的理念极为赞同,更言明谢家愿额外捐资,用于扩大奖学金规模。”
“好!好!”徐文远连声赞道,“江南谢氏,不错不错!”
徐文远又道:“这‘长安奖学金’,还需定下章程。哪些学子可得,如何评定,都需仔细斟酌。”
陈锋早有准备:“晚辈已拟了一份章程初稿,请徐爷爷过目。”他从怀中取出一份纸卷,“寒门学子,需经书院考核,品学兼优者方可入选。每年评定一次,确保公平公正。”
徐文远接过纸卷,仔细看了起来,边看边点头:“好!好!条理分明,思虑周全。”
叶承一直站在角落,这时忍不住插话:“徐爷爷,那……那咱们能去鹿鸣苑吗?”
“哈哈,有何不可?”徐文远闻言大笑:“你这孩子,直性子,我喜欢!”
他随即又道:“不过,此事需做得周全。老夫明日便召集书院中德高望重的几位老友,共商此事。”
陈锋拱手:“一切但凭徐爷爷安排。”
……
事情圆满谈妥。
徐文远兴致极高,留陈锋与林月颜用了午膳。陈锋等人拒绝不了,只能答应,心中对谢云娘告罪一声。
席间,他谈兴极浓,对陈锋的策论思路又做了诸多指点,对林月颜的才学更是赞不绝口。
“锋儿,”徐文远夹了一筷子青菜,“你可知老夫为何独独看重你?”
陈锋恭敬道:“晚辈不知。”
“因为你的文章,有经世济用之志。”徐文远目光炯炯,“当今之世,文人多务虚名,少务实学。你却能将学问用于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儒者之道。”
林月颜在一旁听着,眼中满是骄傲。她悄悄握住陈锋的手,轻声道:“徐爷爷说的对。”
徐文远又对林月颜道:“你也是个明白人。今后要多劝劝你夫君,莫要被俗务所累,耽误了学问。”
林月颜恭敬应道:“月颜谨记。”
午膳毕,徐文远心情极佳,竟亲自将三人送到书院大门之外,站在石阶上,又殷殷叮嘱了许久。
这一幕,被院内许多往来、或在远处凉亭读书的学子们清清楚楚地看在眼中,顿时引起了不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