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5章 长安书院风波起(2 / 3)

加入书签

>他引经据典,从汉之和亲,到唐之互市,再到本朝太宗皇帝的“以夷制夷”之策,洋洋洒洒,说了一大篇。最后,他提出了自己的一套“固守加安抚”之策。

“学生以为,当务之急,在于固守。当加固边墙,增派兵马,严防死守,使北元无机可乘。此为守。”

“其二,在于安抚。当效仿前朝,与北元王庭重开互市,以丝绸、茶叶、瓷器,换取其牛羊、马匹,使其得利,不愿轻启战端。同时,可遣使册封其部落首领,予以赏赐,分化瓦解,使其内耗。此为抚。”

“至于漕运,学生以为,当严惩贪腐,疏通河道,增派官兵押运,确保粮草能及时送达边关。”

他这一番话说得是条理清晰,引经据典,看似面面俱到,无懈可击,引得堂下众学子纷纷点头附和。

“赵兄此言,高屋建瓴,实乃老成谋国之言啊!”

“是极是极!守抚并用,方为上策!”

徐文远听完,不置可否,只是捋了捋花白的胡须,将目光投向了自始至终未发一言的陈锋。

“陈锋,你以为如何?”

陈锋站起身,先是对着赵景行拱了拱手:“赵兄引经据典,策论周全,学生佩服。”

赵景行脸上露出一丝得意的微笑,微微颔首。

陈锋话锋一转,声音陡然变得锐利:“然则……学生以为,赵兄此策,看似完美,实则……过于理想,不切实际!”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赵景行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陈锋却不理会众人的反应,继续说道:“敢问赵兄,你可知,从金陵经漕运,运送一石粮食至北地边关,其耗损几何?沿途官吏层层盘剥,士卒偷盗贩卖,再加上路途遥远,鼠蚁啃食……最终能到边军将士手中的,能有三成否?”

“你可知,如今边军之中,十之六七的士卒,连冬衣都无法配齐!许多人至今仍穿着单衣,在北地苦寒之中瑟瑟发抖!你所谓的‘增派兵马’,不过是多送一些人去挨饿受冻罢了!”

“你又可知,北元部落,其性如狼!今日你与之互市,予其好处,他或可与你笑脸相迎。待其羽翼丰满,兵强马壮,明日便会毫不犹豫地撕毁盟约,挥刀南下!与虎谋皮,焉有善果?”

陈锋一连三问,如同三记重锤,狠狠地敲在赵景行的心上!

赵景行脸色一阵青,一阵白,张口欲辩,却发现自己所学,皆是书本上的知识。对于陈锋口中这些充满血与火的现实,他竟是……一无所知!

陈锋看着他,摇了摇头,沉声道:“纸上谈兵,终究是误国误民!学生以为,解此困局,唯有八个字——以战养战,以商制夷!”

“与其耗费巨资,千里迢迢地漕运粮草,为何不能在边关屯田?令戍边将士,战时为兵,闲时为农,自给自足!如此,既可解决粮草问题,又能让将士安居乐业,何乐而不为?”

“与其卑躬屈膝,以财物安抚豺狼,为何不能主动出击,以战止战?北元的牛羊马匹,皆是我大乾所需!他们不肯卖,我们便去‘抢’!以战利品,充实国库,犒赏三军!如此,既能打击敌人,又能壮大自己,何乐而不为?”

“至于互市,更要掌握主动!只与那些愿意归附我大乾的部落通商,以盐、铁、茶等他们急需之物,换取他们的战马与忠心!分化瓦解,拉一批,打一批!如此,则北元内部必生嫌隙,我大乾便可坐收渔翁之利!”

他这番话,虽然只是一个初步的构想,但其切入角度之新颖,见解之深刻,令满堂学子为之震惊!

赵景行脸色铁青,双拳紧握,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坐在角落里的裴宽,则猛地抬起头,那双沉寂的眼眸中,爆发出前所未有的光芒!

徐文远捋须微笑,眼中赞赏之色愈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