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8章 秦大公子登门拜访(2 / 3)

加入书签

本地说了出来。

“熙宁二十年,北元拓跋烈亲率三十万铁骑,兵分两路,一路猛攻幽州,另一路则直逼旧都长安。当时长安城中兵力空虚,朝野震动,人心惶惶。陛下也心生怯意,欲调武安侯回防京师。以右相柳越为首的文官集团,力主割地求和,以保京师万全。他们主张,将幽州割让给北元,换取拓跋烈退兵。”

“陛下……陛下当时,也是被北元大军吓破了胆,一心只想求和,便采纳了柳越等人的建议。”

“当时镇守幽州的武安侯秦元,接旨后却抗命不从,上书死谏,言明幽州乃国之北门,一旦失守,北元铁骑便可长驱直入,直抵中原腹地,届时大乾危矣。他坚决不肯弃城,更不愿抛弃幽州百万百姓。”

“秦元的强硬,激怒了北元,疯狂进攻雍州。这也让朝中那些主和派找到了攻讦他的借口。他们弹劾秦元拥兵自重,不尊圣命,意图谋反。”

说到这里,关无情的语气变得有些沉重:“陛下密令兵部,断绝了对幽州的一切粮草和军械补给。当时兵部尚书林崇,曾冒死向陛下进言,陈述此举之害,但陛下不听。林尚书无奈,只得……遵旨行事。”

“可谁也没想到,武安侯秦元,竟是那般刚烈!在内无粮草、外无援兵的情况下,他竟凭着一腔血勇和秦家军的忠勇,硬生生在幽州孤城,抵挡了北元大军整整四个月!”

“四个月后,幽州城破。秦元率残部突围,退回金陵。而陛下和朝中百官,早已在幽州被围困的第二个月,便仓皇南渡,迁都金陵了。”

“城破之后,北蛮人为泄愤,在幽州境内大肆屠戮,血流成河。朝中群情激愤。柳越一党更是趁机发难,罗列秦元十大罪状,将幽州失守、百姓遭难的罪责,尽数推到了秦侯爷身上,要求陛下降罪。”

“所有人都以为秦元就算不被处死,也要被流放三千里。毕竟,违逆圣旨,丢失重镇,这在任何朝代都是死罪。而且,无数百姓惨遭屠戮,总要有人为此负责。当时,金陵城中,无数百姓自发跪于宫门之前,为秦侯爷请命,声势浩大。”

“可出人意料的是,”关无情的语气变得有些古怪,“陛下最终只是收回了秦元的兵权,将秦家军裁撤大半,只保留了最精锐的玄武卫,收为天子三卫之一。之后让秦元赋闲了不到一年,便又重新启用,命他和他长子秦云,共同统帅玄武卫,负责京师防务。”

“这种处置,让所有人都大跌眼镜。为了平息朝臣和百姓的怒火,陛下……将幽州失守的全部责任,都推到了时任兵部尚书林崇的身上。言其失职,未能及时输送粮草,才导致幽州失陷。最终,林崇……被判满门抄斩。”

关无情说完,书房内陷入了死一般的寂静。

陈锋静静地听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动。所有的线索在他脑中飞快串联……

皇帝知道月颜是林崇的女儿,是“罪臣之后”。

但他不仅没有降罪,反而表现出超乎寻常的关怀和补偿。

为什么?

因为……亏欠!

当年,真正下令断绝粮草,导致幽州失守的,是皇帝自己!

而兵部尚书林崇,一个奉旨行事的臣子,却成了替罪羊,被满门抄斩……

想通了这一层,陈锋只觉得一股寒意从心底升起。这位帝王的心思,当真是深沉如海,狠辣无情!为了保全自己的名声,为了安抚武安侯,他可以毫不犹豫地牺牲掉一个忠心耿耿的兵部尚书,将其满门抄斩!

陈锋摇了摇头,将纷乱的思绪甩出脑海。他知道,以自己现在的身份和实力,就算洞悉了这一切,也无能为力。这些朝堂之上的惊天秘闻,对他而言,还是太过遥远和危险。

在这皇权至上的时代,知道越多,有时死得越快。走一步看一步吧。

他抬起头,对关无情说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