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2章 对弈(1 / 3)
回禀陛下,”陈锋斟酌着词语,“托陛下洪福,路途还算顺畅。只是……”他顿了顿,似乎有些犹豫。
“只是什么?但说无妨。”
“只是途经冀州、青州交界处时,遭遇一伙悍匪,名号‘一阵风’,于官道设卡,劫掠商旅,屠戮过路官差。其行凶手段残忍,百姓遭难者甚众。臣与同伴恰逢其会,愤慨之下出手,护住了一户遭难的官宦人家,诛杀匪首数人。此事令臣深感,边境与内地接合之处,匪患仍是心腹之患。”
他略作停顿,观察皇帝神色。萧景贞眉头微蹙,手指在御案上轻轻敲击.
接着,他重点讲述了在淮水之上,遭遇不明势力精锐水匪截杀之事。
“……那些匪徒,绝非寻常流寇!他们装备精良,训练有素,进退有度,结成战阵,悍不畏死。更重要的是,他们目标明确,一上来便直指微臣,显然是冲着臣的性命而来。若非臣的护卫拼死抵抗,加上内人林氏为臣挡下一记毒箭,臣……恐怕已无缘面见圣颜。”
萧景贞一直静静地听着,脸上的笑容早已收敛,眼神变得幽深如潭。当听到陈锋的妻子林月颜为护他而身中剧毒箭矢时,他那双看似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怒意和凛冽的杀机。
“光天化日,水路要冲,京畿左近,竟有如此猖獗之匪患?”萧景贞冷冷说道,“看来,这京畿内外,是该好好地整治一番了!”
他深吸一口气,压下了翻腾的怒火,看向陈锋的目光柔和了些:“令夫人……伤势如何了?”
“回禀陛下,幸得一位江湖奇人相助,又得侯府名医诊治,内人已无性命之忧,只是元气大伤,尚需静养。”
“嗯。”萧景贞点了点头。
“张德海!”
“奴才在!”
“传朕旨意,命太医院院判,亲自带上最好的伤药,即刻前往镇北侯府,为忠武校尉夫人诊治。所需药材,尽可从内库支取。另外,再赏赐千年人参两支,雪莲一株,以助其调养。”
“遵旨!”张德海躬身领命,退下传旨。
陈锋连忙离座,深深一揖:“臣,代内子叩谢陛下隆恩!”
“起来吧。”萧景贞摆摆手,脸上重新挂起一丝笑容,“倒是你的词作,朕颇为欣赏。叶擎苍在奏章中提到,你在侯府席间,曾作《破阵子》一词,豪气干云。‘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写得好!朕的江山,就需要你这样有志向、有血性的年轻人!”
他话题一转,带着些许探究:“不过,朕也听闻你还有一首《登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此等悲凉沉郁,非饱经世变者不能道。你年纪尚轻,何来如此沧桑之感?”
皇帝考校诗词意境,这关必须过。
陈锋挺直腰背,声音恳切而凝重:“回禀陛下,臣生于忧患,长于边陲。自幼便见惯了北元铁骑的肆虐,目睹了无数因战乱流离失所、家破人亡的百姓。故而诗词中,多有悲愤之气。”
“万里悲秋常作客’,是感怀那些颠沛流离、客死他乡的无辜百姓;‘艰难苦恨繁霜鬓’,是痛心我大乾国事维艰,积弊丛生。臣所愿者,非个人之功名利禄,实乃盼我大乾能早日驱除鞑虏,光复旧都,使天下百姓,皆能安居乐业,不再受这颠沛流离之苦!”
萧景贞听得动容,眼中闪过一丝复杂的情绪,长叹一声:“好一个‘万里悲秋常作客’,是为苍生悲秋!‘艰难苦恨繁霜鬓’,是为国事艰难而恨!诗以言志,字字泣血,可见赤子之心!陈锋,你……很好。”
书房内的气氛似乎随着诗词的探讨变得松快了些。
就在陈锋以为诗词一关已过,心神稍松之际,萧景贞却突然话锋一转,脸上露出一种近乎促狭的、似笑非笑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