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绥化市《北林区》(5 / 8)
筝文化园
北林区风筝文化园位于城区南部,因“中国风筝之乡”称号而建,是集风筝展示、放飞、制作体验于一体的文化景点。园内设有风筝博物馆,展示不同年代、不同造型的风筝实物,包括传统“龙头风筝”“蝴蝶风筝”与现代创意风筝;核心区域为开阔的放飞场,春季至秋季可免费使用,每年4月还会举办“北林风筝节”,吸引各地风筝爱好者参与;园内另有风筝制作体验区,游客可在传承人指导下,亲手制作简易风筝并放飞。景点适合亲子家庭、情侣出游,尤其适合春季踏青,体验手工与户外结合的乐趣。
5.西长发水库风景区
西长发水库风景区位于西长发镇境内,距城区约30公里,水库总面积约800公顷,是北林区较大的人工水库。景区以水库风光为核心,周边有林地、农田环绕,夏季湖水清澈,可乘船游湖、垂钓;冬季湖面结冰后,可开展冰上垂钓、滑冰等活动;水库周边建设有农家乐、休闲步道,游客可品尝水库鲜鱼、农家菜。景区适合周末短途游,家庭可在此野餐、垂钓,亲近自然;夏季避暑、冬季体验冰雪活动是核心亮点,同时周边农田在春秋季呈现不同景致(春季麦田新绿、秋季玉米金黄),也适合摄影爱好者捕捉田园风光。
五、宗教与民俗场所
1.绥化慈云寺
绥化慈云寺位于北林区老城区东部,始建于民国时期,后经修缮保留至今,是北林区现存较完整的佛教活动场所。寺院建筑遵循传统佛教寺院布局,依次为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楼,殿宇为青砖灰瓦风格,大雄宝殿内供奉释迦牟尼佛雕像,两侧配殿供奉观音、地藏等菩萨像。寺院核心功能为佛教法会,每年农历正月初一、四月初八(浴佛节)等传统佛教节日,会举办祈福法会,信众可参与诵经、上香等活动;日常对游客开放,非信众也可参观寺院建筑,感受佛教文化氛围。作为北林区重要的宗教场所,慈云寺也是当地佛教文化传承的载体,定期开展公益讲座,普及传统文化。
2.北林区满族文化活动中心
北林区满族文化活动中心位于绥胜满族镇,虽非传统宗教场所,但承担着满族民俗传承与活动举办的核心功能,是体验满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中心建筑融合满族传统风格,屋顶为歇山顶,门窗装饰满族特色木雕(如松鹤、鹿纹),内部设有民俗展厅、秧歌排练厅、手工艺工坊。核心功能包括举办满族节庆活动(如农历十月初一满族“颁金节”,纪念满族命名)、开展民俗培训(满族秧歌、刺绣技艺),同时为游客提供民俗体验服务(如穿满族服饰、学唱满族民歌)。中心的文化意义在于系统保护满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通过常态化活动让满族习俗得以活态传承,也为游客提供了沉浸式了解满族文化的场景。
六、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民俗风情:节庆与日常中的文化印记
1.节庆习俗
北林区的节庆活动融合汉族与满族传统,春节是最隆重的节日,节前家家户户会打扫房屋、贴春联、蒸粘豆包、炸丸子,满族家庭还会制作“萨其马”(满族传统点心);除夕夜全家团聚吃年夜饭,满族家庭会保留“吃血肠、白肉”的习俗,象征吉祥;大年初一至初五,人们会走亲访友拜年,绥胜满族镇、永安满族镇等地的秧歌队会沿街巡游,村民可自发加入,热闹非凡。
农历四月初八为“浴佛节”,绥化慈云寺会举办大型祈福活动,信众前往寺院上香,部分市民也会到寺院参观,感受佛教文化;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当地有吃月饼、赏月的习俗,农村家庭会在庭院中摆放月饼、水果,全家围坐赏月,同时会用新收获的粮食制作“五谷饼”,寓意丰收。
此外,北林区特有的“风筝节”(每年4月)与“满族颁金节”(每年农历十月初一)也极具特色。风筝节期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