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黑河市《孙吴县》(4 / 6)
素,礼拜殿内悬挂《古兰经》经文匾额,院内植有松柏,环境肃穆。核心功能为举办主麻日聚礼、开斋节与古尔邦节活动,同时为回族群众提供婚丧仪式服务;文化意义在于传承回族宗教文化,是孙吴多民族和谐共处的见证。
2.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哈达彦俄罗斯风情馆:位于沿江乡哈达彦村,建筑为俄式木刻楞结构,屋顶覆彩色铁皮,室内陈设俄式家具、手工艺品。核心功能为展示俄罗斯民俗文化与中俄边境交融历史,提供列巴制作、俄罗斯民歌演唱等体验项目;文化意义在于展现边疆民族融合特色,是中俄文化交流的民间载体。
3.东光村朝鲜族民俗馆:位于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东光村,建筑为朝鲜族传统瓦房,室内展陈朝鲜族农具、服饰、饮食器具。核心功能为举办朝鲜族“秋夕节”活动,提供辣白菜制作、朝鲜族舞蹈教学体验;文化意义在于传承朝鲜族民俗文化,丰富县域少数民族文化业态。
六、民俗风情与特色美食
(一)民俗风情
1.传统节日
-达斡尔族抹黑节:每年农历正月十六举办,主要流行于沿江满族达斡尔族乡。节日当天,男女老少相互往脸上抹黑炭,寓意“驱邪避灾、来年丰收”,同时开展摔跤、射箭等竞技活动,夜晚燃起篝火跳民族舞蹈。
-大果沙棘采摘节:每年9—10月在西兴乡举办,是县域特色产业节日。活动包含沙棘采摘比赛、沙棘产品品鉴会、农民丰收歌舞表演,游客可参与采摘、制作沙棘果酱,同时采购沙棘汁、沙棘果干等伴手礼。
-朝鲜族秋夕节: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东光村朝鲜族群众举办,类似汉族中秋节。节前制作打糕、辣白菜,节日当天全家团聚,祭拜祖先,晚上赏月、吃月饼与打糕,青年男女开展跳板、荡秋千等传统活动。
2.日常习俗
-居住习惯:满族传统民居为“口袋房”,房门开在东侧,室内设火炕,冬季保暖;达斡尔族传统民居为“草房”,屋顶覆茅草,墙体用泥土夯实,现多改为砖房,但部分民俗景区仍保留传统民居供体验。
-礼仪习俗:满族注重尊老,晚辈见长辈行“打千礼”(单膝跪地,右手下垂);达斡尔族待客时必献“奶茶”,客人需双手接杯,若推辞会被认为不礼貌;朝鲜族见面行鞠躬礼,朋友聚会时喜欢唱歌跳舞,氛围热烈。
(二)特色美食
1.传统民族菜
-满族八大碗:包含炖五花肉、蒸丸子、炖鸡块等八道菜品,食材多为本地猪肉、鸡肉,采用炖、蒸等传统做法,口味浓郁,是满族宴席必备菜品,现沿江乡餐馆可体验。
-达斡尔族手把肉:选用本地散养羊肉或猪肉,整块清水煮制,仅加姜片去腥,蘸盐面或韭菜花食用,肉质鲜嫩,最大程度保留食材本味,是达斡尔族招待贵客的特色菜。
-朝鲜族辣白菜:以本地秋季大白菜为原料,搭配辣椒面、大蒜、生姜、苹果等腌制而成,酸辣爽脆,可直接食用或炒菜,东光村可体验手工制作。
2.地方特色菜
-黑龙江野生鱼宴:选用黑龙江产的鲫鱼、狗鱼、鲶鱼等,做法多样,酱焖狗鱼肉质紧实、酱香浓郁,清炖鲫鱼汤色奶白、味道鲜美,沿江乡界江餐馆可品尝。
-沙棘炖排骨:本地特色创新菜,用新鲜沙棘果与排骨同炖,沙棘的酸甜中和排骨的油腻,汤汁浓郁,富含维生素,是秋季养生菜品。
-山野菜炒肉:春季采摘猴腿菜、柳蒿芽等山野菜,焯水后与猪肉同炒,野菜脆嫩,猪肉鲜香,营养丰富,县城餐馆春季多有供应。
3.传统主食
-满族黏豆包:以大黄米为原料,包裹红豆馅蒸制而成,口感软糯香甜,冬季可冻存,加热后食用,是满族冬季传统主食。
-朝鲜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