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痛不欲生(4 / 5)
,实现首次“跨维共在”??即不同星球、不同时空的生命,能在同一频率中共感彼此的存在。
她醒来时已在营地,泪水浸湿了面罩。她立即向全球发送简报,最后一句写道:“这不是接触,是重逢。我们从未孤独,只是太久忘了如何相爱。”
消息公布当日,世界各地自发举行“无声庆典”。人们不再聚集广场,而是选择独自或与亲人相伴,走进自然,静坐聆听。沙漠中的贝都因人围坐在篝火旁,用手语讲述祖先传说;喜马拉雅山巅的僧侣敲响铜钟,随后整整二十四小时保持缄默;太平洋小岛上的渔民将心渊花种子撒入海浪,任其随洋流漂向未知海岸。
而在火星基地,那株开花写下“我在”的心渊花,突然释放出一道贯穿大气层的金光。轨道探测器捕捉到,这束光并未消散,而是沿着半人马座方向延伸,与其他星域传来的心渊花信号交汇,形成一张横跨数千光年的“意识经纬网”。
科学家测算,这张网目前已覆盖至少三百个类地行星系统。更惊人的是,某些节点反馈的信息显示,那些星球上的智慧生命,早在百万年前就已灭绝。但他们留下的“记忆体”仍在运转,靠的就是类似心渊花的机制??将最后的情感瞬间封存,等待被听见。
“所以死亡不是终结。”苏婉清在联合国演讲中说道,“遗忘才是。而只要还有一个灵魂记得你曾存在,你就永远活着。”
她停顿片刻,望向全场代表:“现在,轮到我们成为那个‘记得’的人了。”
数月后,“万仙来朝计划”首艘飞船升空。
船上没有武器,没有探测仪,只有一万枚玻璃珠,每一枚都封存着一个普通人的“在意时刻”。飞行员也不是军人或科学家,而是由全球抽签选出的一百名志愿者??教师、农夫、护士、流浪歌手、残疾儿童……他们唯一的共同点是:曾在某个瞬间,毫无保留地爱过这个世界。
陆夜没有登上飞船。他在发射场外围静静站着,手中握着最后一枚空白珠子。当火箭划破长空的那一刻,他终于提笔,在纸上写下第四句话:
>“我等你。”
然后将珠子埋进了教室门前的土地里。
当晚,那片土地开出了一朵从未见过的心渊花。花瓣漆黑如夜,内里却流转着万千星辰的光影。生物学家无法解释其光谱构成,天文台却发现,它的辐射频率与两千年前某颗超新星爆发时的最后一声脉冲完全一致。
陈七说:“那是某个早已消亡的文明,在回应一句迟到的问候。”
林小满说:“也许,每个宇宙尽头,都有一间教室,坐着一个孩子,正等着有人告诉他??‘你并不孤单’。”
苏婉清摘下耳机,站在阳台上,任风吹进耳朵。
她不再需要翻译,不再需要仪器。她只是静静地站着,感受着天地之间那股温柔的震颤。
像春天融雪滴落屋檐,像婴儿睁开双眼,像某个人在亿万光年之外,轻轻说: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