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9章 痛不欲生(2 / 5)

加入书签

外,朝阳正越过山脊,将第一缕光线投进教室。他最后看了一眼黑板上的物理公式??那是他年轻时写下的薛定谔方程变体,旁边还画着一颗歪歪扭扭的心形。如今那些符号似乎都有了新的含义:波函数坍缩不是终点,而是意识与现实交汇的瞬间;不确定性原理,或许正是爱之所以珍贵的原因??因为它无法被测量,却真实存在。

    他走出教室,轻轻带上门。

    三天后,全球共感网络监测到一次前所未有的共振事件。

    信号源来自西伯利亚深处。那一刻,地球上所有正在冥想的人同时睁开了眼睛。他们并未受到干扰,反而感到一种奇异的平静,仿佛听见了母亲子宫里的血流声。紧接着,一百零八个城市的夜空出现了相同的异象:心渊花残骸凝聚成的光尘突然重组,形成一幅巨大的全息投影??

    那是一张地图。

    不是地球的地图,也不是银河系的星图,而是一种由情感节点连接而成的“关系网络”。每一个亮点代表一个曾深度参与“沉默周”的个体,每一条连线则标注着他们之间未曾言说的牵挂:一位母亲对失踪儿子的思念、一名战地医生对陌生伤员的怜悯、一对老夫妻五十年如一日的早安吻……甚至包括陆夜与那个递给他纸条的小女孩之间的那一瞬凝视。

    最令人震撼的是,这张网并非静止。它在跳动,像一颗活的心脏。

    陈七第一时间破解了数据结构。“这不是记录。”他在实验室里嘶哑着嗓子说,“这是‘生长’!每一个被记住的瞬间都在催生新的连接,而这些连接本身又成了可以被感知的存在!它们……它们正在形成集体意识的雏形!”

    就在此时,装置自动播放了一段新信息。

    没有文字,没有声音,只有一段持续十二秒的画面:一只人类的手轻轻握住另一只颤抖的手。镜头拉远,显示两人身处废墟之中,四周是倒塌的教学楼和燃烧的车辆。但他们的眼神里没有恐惧,只有坚定。画面右下角浮现一行小字:

    >“此场景未发生于已知时空坐标。”

    陈七盯着屏幕,忽然浑身发冷。他调出数据库比对,发现这段影像的构图、光影、人物面部特征,竟与三十年后一场尚未发生的大地震救援现场高度吻合。

    “它在预演未来。”他喃喃道,“不是预言,是‘共情’提前抵达了还未到来的痛苦,并试图送去安慰。”

    消息传开后,联合国紧急重启“万仙来朝计划”评估会议。争议再度浮现:是否应该主动干预未来的灾难?有人主张利用共感网络提前预警,避免伤亡;也有人警告,过度介入可能破坏自由意志的平衡,甚至引发因果悖论。

    争论持续了七天七夜。

    最终,决议达成:不发布具体预警,但允许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共感训练课程”,让每个人学会在危机来临时更好地倾听他人、传递温暖。正如刚果代表所说:“我们无法阻止地震,但我们可以教会孩子,在黑暗中握住别人的手。”

    课程启动当天,陆夜出现在首都一所普通中学的礼堂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