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4章 慌慌张张 连滚带爬(4 / 5)

加入书签

nbsp;  争议激烈。

    保守派警告:“我们刚摆脱‘律’的控制,不能再让未知意识影响集体心智!”

    激进派主张:“这是宇宙对多元意识的认可!我们必须敞开大门!”

    而民间舆论则分裂为两极:有人高呼“欢迎回家”,也有人拉起横幅:“别让外来声音淹没我们的历史”。

    第七天黎明,林小满独自登上言之城最高塔楼,摘下了自青年时代便佩戴的降噪耳机。这一次,她不再只是象征性地展示姿态,而是真正让自己暴露在全城的声浪之中。

    清晨的鼓声、市场的叫卖、孩子的哭闹、情侣的争吵、街头诗人的朗诵、抗议者的呐喊……所有声音如潮水般涌入她的耳朵。起初是混乱,继而是疼痛,最后竟生出一种奇异的安宁。

    她打开直播频道,面对亿万观众,只说了几句:

    “我们曾经以为,自由就是能说话。

    后来我们发现,自由更是能听见别人说话,哪怕那声音让你不适。

    现在,我们要面对新的课题:能否听见一个完全陌生的存在说话?

    它不懂我们的语法,不了解我们的痛苦,甚至可能误解我们的善意。

    但我们若因此拒绝聆听,那就等于宣布??只有像我们一样的声音才配存在。

    而这,正是‘律’最初的起点。”

    全场寂静。

    三天后,议会投票结果公布:以微弱多数通过《星际对话临时协定》。允许外星探测器进入月球轨道,建立非武装交流站。回应方式依旧由全民共述决定。

    这一次,他们征集的不是一句话,而是一段“共同创作”的声音作品。来自地球各个角落的人自愿参与:有盲人按摩师敲击木槌的节奏,有沙漠牧民吹奏骨笛的长音,有海底科考员录下的鲸歌变调,还有AI根据历代文学作品生成的无意义诗句吟诵。

    最终混音由陈七完成。他在结尾加入了一段无声的空白,持续整整十秒。

    “为什么留白?”记者问他。

    “因为真正的对话,”他淡淡道,“始于等待对方开口的那一刻。”

    当这段声音被发射向星空时,心渊花海集体转向太空方向,花瓣全部打开,释放出前所未有的璀璨光雨。卫星捕捉到的画面显示,那道曾撕裂苍穹的裂缝遗迹处,竟浮现出一圈极淡的虹彩,如同宇宙眨了一下眼睛。

    一年后,交流站建成。

    外星探测器并未派出使者,而是将晶体投射成全息影像,持续播放那段不断演化的旋律。人类科学家发现,每次地球传来新的声音样本,它的旋律就会发生微调,像是在练习匹配某种情感频率。

    又过了三年,第一句可辨识的“外星语言”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