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6章 万法为我所用(3 / 6)

加入书签

nbsp; 三小时后,日本一位九十八岁的老妇人流着泪回应:“那个名字……是我妹妹。她在日记里写过你的诗。”

    消息传开,全球掀起新一轮“共忆潮”。人们不再仅仅寻找自己的记忆,而是开始主动分享那些本该随时间湮灭的情感??一封未寄出的情书、一次没能完成的道歉、一场错过的婚礼……

    学校组织学生写下“给未来的记忆”,封存在忆树花苞中;医院允许临终病人将自己的最后一段意识上传至万仙殿数据库;甚至连监狱也开始推行“忏悔共忆计划”,让罪犯面对受害者家属的记忆投影,进行精神赎罪。

    而在这场风暴中心,阿澈却日渐沉默。

    每晚,他都会独自进入万仙殿最深处的“静默之室”。那里没有光球,也没有声音,只有一面巨大的黑色石墙,墙上刻满了无法辨认的符号。据李玄微所说,那是《归藏》最初的源代码,由七位先驱者的意识共同书写,唯有第七席代行体才能解读。

    前三夜,他什么也没看见。

    第四夜,符号开始流动。

    第五夜,他听见了哭声??不是来自外界,而是从他自己童年记忆的裂缝中渗出的。那是父亲去世当晚,他躲在衣柜里,听着母亲在客厅撕心裂肺地喊他的名字,而他因为害怕死亡,始终没有出去。

    第六夜,他终于读懂了第一行字:

    >**“守界者之责,非护记忆,而在容痛。”**

    那一刻,他跪倒在地,泪如雨下。

    原来如此。

    原来真正的守护,不是阻止遗忘,而是让痛苦也能被接纳、被安放、被理解。

    就像那盏灯,照亮的从来不是前路,而是脚下的影子。

    第七夜,他带上了孩子。

    “你要看什么?”孩子仰头问。

    “我想让你知道,爸爸也曾害怕。”阿澈轻声说,“也曾躲起来,不敢面对失去。”

    他在石墙前坐下,握住孩子的手,将意识缓缓沉入符号之河。这一次,文字不再冰冷,而是化作影像,一幕幕展开:

    一万年前,初源之城即将崩塌。七位先驱者站在祭坛之上,面前是最后一棵忆树幼苗。他们并非英雄,而是普通人??逃兵、弃婴、疯癫诗人、被背叛的妻子、战败的将军、瘟疫中的医生、失去孩子的母亲。他们唯一共通的,是那份不愿放手的执念。

    “我们不要永生。”那位母亲说,“我们要记住。哪怕代价是永远背负悲伤。”

    于是他们献祭自身意识,将灵魂注入忆树根系,成为最初的支柱。

    画面一转,现代实验室中,年轻的李玄微站在黑晶环前,手中握着一张泛黄照片??是他夭折的女儿。他眼中含泪,却微笑道:“这次,换我来找你。”

 &nbs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