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2章 祸从口出的征兆(3 / 4)

加入书签

;   “爸爸,”孩子轻声说,“他们快醒了。”

    “谁?”阿澈问。

    “所有睡着的人。”孩子指着窗外的忆树园,“听。”

    的确,风中传来一种奇异的节奏??不是树叶摩擦声,也不是鸟鸣虫响,而是一种低沉的、有规律的搏动,宛如心跳。林知遥紧急调取全球忆树根系传感数据,发现所有忆树的木质部都在同步脉动,频率恰好与地球舒曼共振(7.83Hz)形成谐波叠加。更惊人的是,这种脉动正通过灵络网络向地核传导,与黑晶环的呼吸节奏逐渐同步。

    “它在唤醒什么东西。”林知遥喃喃道,“也许……是地球本身的记忆中枢。”

    就在此时,火星传回最新影像:那株开出“回家”二字的忆树幼苗,根系已深入红色星球的地幔层,开始构建类似的水晶脉络。与此同时,探测器捕捉到一段新的音频信号,这次不再是《冬眠者之梦》,而是一句清晰的人声,用古汉语吟诵:

    **“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

    陈暮听到录音后脸色骤变。这句话,出自他童年时祖母常念的一本残破古籍,书名早已遗失,内容也只有这一句被他牢牢记住。他曾以为那是民间谚语,如今才明白,那或许是某种传承密码。

    “我们都被选中了。”他说,“不是因为天赋,不是因为地位,而是因为我们曾在某个瞬间,真正地、毫无保留地感受过这个世界。”

    研究院随即启动“守界计划”第二阶段:在全球七处灵络交汇点建立“意识锚桩”,防止集体共感演变为意识融合。每个锚桩均由一名育光婴儿坐镇,配合特制共鸣装置,形成情感缓冲带。同时,林知遥团队开发出“记忆茧房”技术,允许个体在上传极端情绪前进行局部脱敏处理,避免创伤连锁扩散。

    然而,变化仍在加速。越来越多普通人开始报告“预感成真”现象:梦见某位陌生人,第二天便在街头相遇;听到一段陌生旋律,后来发现竟是千里之外某人临终前哼唱的小调;甚至有人声称,在梦中参加了尚未举行的会议,醒来后发现会议纪要与梦境完全一致。

    苏砚在月球再次接收到忆树花释放的信息。这一次,光球分解为十二个符号,排列成环形,与黑晶环上的符文一一对应。她将其转译为一段简短指令:

    **“启动校准程序。迎接回归。”**

    她立刻联系阿澈:“我们必须搞清楚,到底是谁在‘回归’?是人类失落的祖先?是外星文明?还是……地球本身孕育的新意识形态?”

    阿澈沉默许久,望向窗外。春分已过,忆树园中新叶茂盛,十七名育光儿童正在树下嬉戏。他们的笑声并不喧闹,却让整片园区的光线都变得柔和。一只蝴蝶落在其中一个孩子的肩头,翅膀微微开合,竟折射出极光般的色彩。

    “也许答案不在追问中。”他轻声说,“而在接纳里。”

    当晚,全球数百万人在睡梦中同时经历了一场相同的梦境:他们站在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