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4章 冲动的惩罚(4 / 5)

加入书签

”苏砚声音发紧,“会不会出现比梦之主更极端的存在?”

    “会。”阿澈站起身,望向窗外正在放风筝的孩子们,“但我们也有了新的武器。”

    次日清晨,彩城中心广场竖起一面巨大的电子屏,名为“共醒墙”。任何人都可通过忆网终端上传一段真实经历??无论多不堪、多羞耻、多令人心碎。系统会将其转化为简短影像,并随机推送给陌生人。

    第一天,上传最多的是童年创伤:被霸凌、被忽视、被家暴。第二天,则涌现大量关于爱而不得、事业失败、亲人离世的故事。第三天,奇迹发生了??许多人开始回复。

    “我也被同学嘲笑过口吃,整整五年不敢说话。”

    “我父亲酗酒,砸碎了我家所有镜子。看到你写的那段话,我想通了:我不必成为他。”

    “谢谢你分享流产的经历。我一直觉得自己是个失败的母亲,现在才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这些回应又被收集、分类,生成每日“共感报告”,在新闻频道滚动播出。人们开始意识到:原来孤独并非独一无二,而是普遍的宿命;而连接,才是唯一的解药。

    与此同时,阿澈做出惊人决定:公开自己作为第七号实验体的全部记忆档案,包括那段他曾希望全世界陪他受苦的黑暗念头。

    舆论哗然。

    有人指责他精神不稳定,不适合继续领导忆网改革;也有人联名请愿,要求对他进行心理评估。但在“真实之墙”和“共醒墙”上,支持声浪迅速蔓延。

    “我能理解那种孤独。”一名抑郁症康复者写道,“正因为我懂,所以我敬佩他敢说出来。”

    “这才是真正的勇气。”另一位用户留言,“不是战胜痛苦,而是带着伤痕继续前行。”

    一个月后,李承言的基地遭到突袭??不是军队,而是由数百名曾接受深度忆网修复的普通人自发组织的“守真团”。他们携带录音、日记、家庭录像带,强行接入对方系统,播放真实人生的片段。

    “你们想造神?”一名失去双腿的退伍军人站在扩音器前怒吼,“可我告诉你,我在战场上失去兄弟的痛,比你们所有算法加起来都真实!不要用你们的‘完美’践踏我们的活着!”

    混乱中,仪器损毁,实验中断。李承言被捕前留下一句话:“你们赢了今天,但人性终究会选择逃避。”

    阿澈亲自审问他。

    “你不恨吗?”李承言冷笑,“明明可以创造一个没有眼泪的世界,为什么要坚持这个满是伤口的现实?”

    “因为我见过更好的东西。”阿澈说,“比如昨天,一个小女孩把她做的风筝送给我,上面画满了歪歪扭扭的眼睛。她说,这样梦里的怪物就无所遁形了。你看,她不怕梦,但她也不想永远留在梦里。”

    李承言沉默良久,终于开口:“也许……我只是太累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