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1章 一对父女(6 / 6)
以艺术之名否认他人真实苦难;
二、不得利用共鸣技术操控群体意识;
三、所有重大集体创作须经多元审议,确保包容与平衡。
同时,忆树被重建。新树由一百个国家的孩子共同种植,树干内嵌入“心源之种”的分脉,枝叶随全球情感波动而变化颜色。若人心趋近极端,树叶便转为警示红;若共情增强,则绽放希望金。
阿澈成为首任“守树人”。
他在树顶建了一间小屋,里面挂满来自世界各地的画作。每天清晨,他会点燃一支蜡烛,读一封信,然后在日记本上写下一句话:
>“今天,世界没有发疯,也没有遗忘。它正在学习如何好好做梦。”
多年后,一位年轻记者来到彩城采访苏砚。
“您觉得,万仙来朝真的实现了吗?”她问。
苏砚望向远处的忆树,阳光正透过叶片洒下斑驳光影。一个小女孩踮脚在树干上贴画,画的是她和奶奶一起包饺子。而就在几天前,那位奶奶刚刚离世。
“实现了。”苏砚微笑,“因为它从未指望改变一切。它只是提醒我们:哪怕在最冷的夜里,也可以画一盏灯。”
记者又问:“那您后悔吗?当初撕掉画作的老师,如今成了教别人画画的人。”
苏砚摇头:“我不后悔。正是因为经历过黑暗,我才懂得光有多珍贵。而且……”她顿了顿,“那个撕画的老师,后来也给我写了一封信。她说,她现在每天都在学画画,为了向所有被她伤害过的孩子道歉。”
记者沉默良久,最后说:“有人说,你们创造了一个乌托邦。”
“不。”苏砚轻声道,“我们只是拆掉了一个乌托邦,然后试着建一座桥??一边连着现实,一边通向可能。”
夜再次降临。
somewhere,amillionchildrenpickedupcrayons.
andbegantohealtheworld.
而在宇宙深处,那株金属植物缓缓舒展新芽,花瓣如琉璃般透明,映照出地球的倒影。花瓣轻轻颤动,仿佛在回应某种遥远的呼唤。
观测站内,古老的存在们投下最后一道信息:
>“文明的试炼,从来不在技术,而在选择。
>这一次,他们选择了温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