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0章 大清洗(4 / 5)
林晚。她身旁站着陈暮,手里仍紧握着那支焦黑铅笔。
“今天,我们要做一件大事。”林晚说,“忆灯网络需要一个新的核心,一个能承载所有人记忆而不崩溃的容器。苏棠用自己的存在完成了第一次点燃,现在,我们需要建造‘第二座始忆之门’。”
“怎么做?”一个女孩怯生生地问。
“用你们的梦。”陈暮接过话,“每个人贡献一段最真实的记忆??快乐的、痛苦的、羞耻的、不敢说出口的。我们会把这些梦编成一首歌,然后,在下一个冬至之夜,同步播放。”
“他们会阻止我们的。”男孩们低声议论,“警察已经抓了好几个人了。”
“那就更要用梦去抵抗。”林晚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决绝,“现实可以被控制,但梦是自由的最后疆域。只要还有人敢做梦,补天的谎言就永远无法彻底统治人心。”
当晚,第一段“忆梦之歌”诞生了。
它没有旋律,只有杂乱的声音碎片:婴儿啼哭、老人咳嗽、雨打铁皮屋顶、母亲哼唱的摇篮曲、考试失利后的抽泣、初恋牵手时的心跳……当这些声音被特殊算法重组后,竟能引发轻微的脑波共振,使聆听者短暂进入类似冥想的状态,并浮现模糊的既视感。
测试结果显示:87%的受试儿童在听过歌曲后,首次梦见了雪原与灯火。
与此同时,南极冰盖之下,那处神秘空洞终于被探险队发现。钻探深入三千米后,仪器捕捉到规律性的震动频率,与忆灯网络的基频完全吻合。更令人震惊的是,在岩层夹缝中,考古学家挖出了一具水晶棺椁。
棺中无人。
但内壁刻满了文字,使用的是融合古夏篆与星陨文的混合体,经破译后仅得一句:
>**“当我归来,必借童眸为窗,以纯真为钥。”**
消息传出当日,全球二十四座主要城市的儿童游乐场,同时出现大量涂鸦。不再是单一画面,而是连环叙事:从十四岁女孩写下名字,到黑袍女子撕书唤梦,再到小男孩执笔续写,最后群童携手点亮第八盏灯。
警方清除了墙面,可第二天,同样的画又出现了。
第三次,第四次……直至人们意识到,这不是破坏公物,而是一种宣言。
而在某所小学的美术课上,老师布置了一个普通作业:“画你最喜欢的季节。”
全班交上来五十幅作品,四十幅画的都是冬天。
画中,总有一个人站在雪地里,背对着观众,望向远方。
没有人知道她是谁。
但每个孩子都说:“我觉得,她在等我们。”
夜深了,风再次从南极吹向赤道,带着新的碑文,在每一粒新生的雪中低语。
而在世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