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10章 家里事(2 / 6)

加入书签

    岳父能如此笃定地提前得知,甚至点出徐省长,其在高教和学术圈编织的深层人脉,以及在省里高层间接的影响力,再次让郑仪有了直观的感受。

    郑仪老实点头:

    “是的爸。下午组织部的王处刚正式通知了我,明天送材料过来。”

    “嗯。”

    秦岭颔首,脸上露出一丝欣慰的笑意,这是得知确凿消息后的满意。

    “王林同志做事一向稳妥。中青班,是个好台阶,也是组织上对你能力和发展潜力的肯定。要珍惜。”

    “爸,我知道。”

    郑仪语气郑重。

    “机会难得,但也意味着责任更重。”

    秦岭放下水杯,双手交叠放在膝上,姿态放松,言语却带着一种无形的分量。

    “党校的学习,不只是听听课,拿张结业证那么简单。那是省委给你搭的一个台子,让你有机会在更高的层面上被看见,被考察。”

    他的目光平静地落在郑仪脸上:

    “理论要学深悟透,更要思考如何与实践结合。尤其是你刚从泽川回来,那里看到的、经历的,都是活教材。在课堂上、在小组讨论里,怎么谈,谈到什么深度,拿捏什么分寸……都需要琢磨。”

    秦岭的语气不急不缓,这不仅仅是岳父的叮嘱,更像是一位资深政治观察者和参与者的经验之谈。

    他点出的“被看见”、“被考察”、“分寸”……正是党校里看不见却至关重要的生存法则。

    “爸,我明白您的意思。”

    郑仪认真应道。

    “我会把握住学习机会,多看、多听、多想,谨慎发言。”

    秦岭微微点头,似乎对郑仪的反应表示认可:

    “省委主要领导同志去讲课的时候,更要认真领会精神。那是方向性的东西,远比几本书来得重要。”

    他略作停顿,像是斟酌了一下用词。

    “党校也是个特殊的平台,同学来自各条战线,多交流,多观察。听其言,更要观其行。结交值得结交的朋友,但要记住,有些话说出来是观点,不说出来,是智慧。”

    最后两句,带着明显的告诫意味。

    郑仪心中凛然,岳父这是在提醒他,党校看似单纯的学习环境,实则暗流涌动,人际关系同样复杂微妙。

    “嗯,爸,我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