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9章 明州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7 / 10)
声的较量。
就在这时,一个沉稳的声音打破了寂静。
“郑秘书长刚才提的这个问题,确实点到了要害。”
众人循声望去,是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胡之遥。
他方才被马天祥暗指“软弱”,此刻终于找到了反击的支点,更是顺势向这位展现出强大分析能力和书记支持的新秘书长递出了橄榄枝。
胡之遥身体微微前倾,面向邹侠,语气严肃而恳切:
“书记,正如郑秘书长所言,许多信访问题,根源在于初始的政策不完善或执行偏差,导致群众合法权益受损。事后单纯去堵、去压,往往是按下葫芦浮起瓢,甚至可能激化矛盾,酿成更大的事件。”
他稍稍提高了音量:
“我们政法委近期在梳理积案时也深刻感受到,很多长期缠访闹访的背后,确实存在值得重视的合理诉求内核。只是由于时间长、证据散佚、或者当年处理简单粗暴,导致问题淤积,当事人也积累了极大的怨气。”
“因此,我完全赞同郑秘书长的判断!也坚决支持成立专项调研组,从源头上梳理和解决这类政策遗留问题!”
胡之遥的表态,不仅是为郑仪站台,更是将政法系统的立场清晰地摆在了“源头化解”而非“末端维稳”上,这与郑仪的思路高度契合,也符合邹侠刚才的定调。
他巧妙地将自己从马天祥制造的“软弱”指责中解脱出来,并顺势与势头正劲的新秘书长站在了同一战线。
邹侠微微颔首,对胡之遥的跟进表示认可:
“之遥同志能有这个认识,很好。政法机关不仅要依法处置违法行为,更要善于发现和推动解决滋生违法行为的土壤问题。这个调研组,政法委也要派人参加,从法律层面提供支持。”
“是,书记!”
胡之遥立刻应下,心中一定。
然而,他话锋并未停止,目光转向郑仪,语气变得更加凝重:
“郑秘书长牵头解决政策层面的根源问题,这是治本之策,我举双手赞成。但是……”
他这个“但是”,立刻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
“在我们从根源上梳理政策、研究出台新方案的这个‘时间窗口’内,现实的维稳压力并不会减少,甚至可能因为部分群众预期提高而出现新的波动。”
胡之遥的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回到邹侠身上:
“书记,各位同志,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明州当前的信访维稳形势,尤其是涉及征地拆迁、企业改制、劳资纠纷等领域,情况异常复杂。”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