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9章 明州市委常委会第141次全体会议(5 / 10)

加入书签

nbsp;   当然只可能是郑仪。

    “我们发现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

    郑仪翻开手边另一个薄薄的文件夹,里面是几页打印整齐的数据和分析摘要。

    “许多所谓的‘钉子户’、‘老上访户’,其诉求并非完全无理取闹。核心矛盾往往集中在一点:补偿标准的历史落差。”

    他顿了顿,让这个关键词沉入每个人的耳朵。

    “比如,北河村区域,十年前第一批征地补偿标准是每亩3万元,五年前第二批调整到10万元,而按照当前最新的政策和周边地块价格,理论补偿标准应该达到20万元。”

    “这就导致早期配合征迁的农户,拿到的补偿远低于后期甚至现在‘钉子户’可能争取到的数额。早期农户觉得吃亏,后期农户则以此为由,要求‘补偿历史差价’或大幅提高现有标准,否则绝不搬离。”

    “开发主体,比如某些企业,”

    郑仪说到这里,语气极其自然,没有点名四海集团,但在场所有人都心知肚明。

    “往往倾向于按照他们介入时的‘现行标准’执行,甚至试图压低,对于历史落差问题,要么回避,要么试图用‘奖励速迁费’等小恩小惠来弥补,但这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反而激化了矛盾。”

    他抬起眼,目光扫过全场,最后回到邹侠身上:

    “这种因政策时序造成的补偿不公,已经成为当前征迁矛盾中最突出、也最难化解的症结。单纯依靠‘依法打击’强硬手段,可能短期内能清走几户,但会埋下更深的民怨,引发更广泛的质疑,甚至可能被炒作成‘政府与企业联手欺压百姓’的负面舆情,最终损害的是党委政府的公信力和明州的整体营商环境。”

    郑仪的汇报,数据清晰,逻辑严密,直指问题本质。

    他完全跳开了马天祥提出的“要不要强硬”的低层次争论,直接将问题拔高到了“政策公平性”、“政府公信力”和“营商环境”的层面。

    这一下,格局完全不同了。

    马天祥张了张嘴,想反驳,却发现无从下口。

    他能说郑仪的数据不对吗?

    他拿不出反证。

    他能说补偿不公问题不存在吗?

    那是睁眼说瞎话。

    他能说政府公信力不重要吗?

    给他十个胆子也不敢。

    他原本想借信访文件给四海系项目开路,却被郑仪用更高维度的分析直接堵死了,反而显得他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