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23章 表面的和谐之下,试探与戒备并未消失(4 / 5)
但拉拢之后呢?
明州那潭浑水,张林究竟是破局的孤臣,还是被更深力量裹挟的棋子?甚至,他自己可能就是那盘踞深水的恶龙?
李委员的警告言犹在耳:“有分量的,都逃不了”……
郑仪端起桌上的水杯,喝了一口,动作从容,像是在思考。
他没有立刻回答张林关于“思路对不对”的问题。
那是个陷阱。
无论他说“对”还是“不对”,都可能被张林利用。
“张市长的思考很深入,考虑也很周全。”
郑仪放下水杯,语气带着专业的审慎。
“明州的‘稳住大盘、优化结构、提升质量’大方向,肯定是符合中央精神和省委部署的。尤其是在当前形势下,‘稳’字当头确实至关重要。”
他先肯定了张林的“大方向”,这是安全的。
“至于具体落实层面,”郑仪话锋微转,目光变得务实而精准,“刚才张市长提到的‘暖企惠民’行动,听起来很有针对性。关键在于,如何把这些好的构想转化为可执行、可监督、可见效的具体措施?”
他抛出了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问题,而不是空洞的评价。
“比如,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扶持,扶持资金从哪里来?分配机制如何确保公平透明?如何避免被少数‘关系户’套取?”
“再比如,严查恶意欠薪,执法力量如何下沉到一线?如何建立跨部门联动机制,避免推诿扯皮?处罚力度如何设定才能真正起到震慑作用?”
他接连抛出的几个问题,都是政策执行中的痛点、难点,也是孙老质疑的核心!
既回应了张林的问题,又巧妙地将话题引导到更具体、更可监督的层面,避开了对张林本人或其思路的“站队式”评价。
张林眼中闪过一丝微不可察的欣赏和……警惕。
这个郑仪,比他想象得更难缠。
不是书呆子,也不是愣头青。
他懂政策,更懂人心,尤其懂如何规避风险。
“郑书记不愧是搞政策研究的,问题提得都很关键!”
张林笑着接话,顺势把话题进一步具体化。
“你提到的这些,正是我们接下来要细化方案的重中之重!资金方面,我们准备拿出一部分市财政引导资金,同时争取省里的专项支持,撬动社会资本参与……”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