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第346章 上不上常委会,是谁说了算?(3 / 5)
sp; 几个看似独立的议题,在郑仪脑海中迅速串联起来:
腾飞二期项目要加速,需要暴力清场和审批开绿灯,而组织部则推荐了倾向性明显的分管领导,甚至可能还想从财政挖走一笔钱!
这是一条清晰的利益链条。
而且组织部这份人事调整方案放在明天常委会上,显然是想趁新秘书长刚上任、可能还摸不清水深水浅的时候,试图蒙混过关!
郑仪抬起头,目光看向安静等待的宋运辉。
“运辉同志。”
“秘书长。”
宋运辉立刻回应。
“腾飞二期这个议题,组织得不太理想啊。”
郑仪语气平淡,却让宋运辉心头一跳。
“秘书长的意思是……?”
“首先,风险表述严重不足。”
郑仪拿起那份红色彩页文件。
“项目卡脖子的问题只强调了外部阻碍(钉子户),却只字不提采取强制手段可能激化矛盾、引发群体事件的社会稳定风险!不提‘容缺受理’对环评、安评等核心安全程序造成的实质性削弱及其长远隐患!”
“这不是报告,是替项目方开路的申请!”
宋运辉额头渗出细汗。
这份报告确实是经开区管委会和四海系方面反复沟通后的产物,经过了张林市长的认可,语气自然是偏向项目方的。
他没想到新秘书长一眼就看穿了其中的关键缺漏。
“其次,协调支持方案太模糊。”
郑仪继续点评。
“成立联合工作组?力量从哪里调?法律依据在哪里?可能面临的阻力是什么?应急预案有没有?统统没有!”
“超常规审批机制?怎么‘并联’?哪些可以‘容缺’?法律和政策底线在哪里?一旦出事谁来负责?也是语焉不详!”
“至于财政预拨资金……”
郑仪轻轻敲了敲文件:
“项目主体是谁?自筹资金能力如何?财政预拨后如何监管使用?还款计划是什么?风险敞口有多大?这些核心问题提都没提,张嘴就要五千万?当市财政是提款机吗?”
一连串的问题,直指要害,句句都点在了那份报告最薄弱、最避重就轻的地方。
&nb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