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7章 树欲静而风不止(2 / 3)

加入书签

并没有受到钱汉忠事件的冲击。

几个老旧小区的改造试点项目,在克服了最初的困难和质疑后,进展顺利,效果显着。

坑洼不平的路面变得平整宽敞,蜘蛛网般的电线被规整入地,新装的路灯照亮了夜晚,原本杂乱的边角地,被巧妙地改造成了小小的健身区和儿童游乐场。

原本拥堵不堪的几条微循环道路,经过拓宽和重新规划,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新规划的停车场和充电站,也开始投入使用,有效缓解了周边居民停车难、新能源汽车充电难的问题。

这些变化,实实在在,看得见摸得着。

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

谁真正在为他们做事,他们心里清楚。

“以前下班回来,找个停车位跟打仗似的。

现在好了,新建的停车场离家近,还便宜!”

“路好走了,灯亮了,晚上带孩子下楼玩也放心多了!”

“这个陈总,年轻是年轻,但真干实事!”

街头巷尾,茶余饭后,这样的议论越来越多。

陈默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本地媒体的正面报道中。

“城投集团董事长陈默:用‘绣花功夫’推进城市更新”

“年轻企业家陈默:让城市更有温度”

各种赞誉纷至沓来。

陈默,这个一年前还名不见经传的年轻干部,几乎是在一夜之间,成为了明州家喻户晓的人物。

省里的优秀年轻企业家”

称号,也如期落在了他的头上。

在省城举行的表彰大会上,陈默从省领导手中接过奖牌。

镁光灯闪烁,镜头聚焦。

他穿着合体的深色西装,身姿挺拔,面容沉稳。

面对镜头,他没有丝毫的得意或张扬,只是平静地陈述着工作进展和未来规划。

言语朴实,态度诚恳。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对一个个具体问题的解决方案和落实细节。

沉稳,务实,不骄不躁。

仿佛那些荣誉和光环,都只是身外之物,他的注意力,始终聚焦在下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上。

这种表现,赢得了更多的好感。

就连一向对陈默提拔持保留意见的张林,最近也一反常态,在各种场合对陈默和城投集团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

和“大力支持”

“陈默同志的工作,市委是满意的,市政府也是全力支持的。”

在一次城投集团的现场调研会上,当着众多媒体记者的面,张林热情地拍着陈默的肩膀,毫不吝啬赞美之词。

“陈默同志虽然年轻,但政治过硬,执行力强,在复杂局面下打开了工作局面,成效显着。”

“这充分说明,我们当初大胆启用年轻干部的决定是正确的!”

张林的这番话,说得冠冕堂皇,姿态也放得很低。

这无疑为张林本人也赢得了不少印象分。

毕竟,他才是政府名义上的“一把手”

,城投集团的成绩,自然也有他的一份功劳。

“张市长过奖了,这都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我只是做了分内的工作。”

陈默的回答,依旧谦逊得体。

但陈默深知,这风光之下的暗流涌动。

他经历过四海集团的清算,深知权力的无常和官场的险恶。

这些赞誉,来得太快,太猛。

他经历过被人捧上云端,也经历过被人踩入泥潭。

他太清楚,这种风光是最算不了什么的。

他必须谨慎的完成郑秘书长的布局。

为郑秘书长接任副书记造势。

他知道,郑秘书长现在需要的是什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