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6章 明目张胆的产业壁垒和一张疯狂吸血的黑网(3 / 4)

加入书签

含个体):2458家】

【新增企业中注册资本1ooo万以下小微企业占比:917】

不对劲。

非常不对劲。

星耀集团关联的那187家基建类企业,占比不到全市新增企业的76,但它们的注册资本却像吃了激素一样集体膨胀!

1o2家集中在5ooo万到1亿这个区间,这本身就极不正常,这几乎不是一个普通地级市该有的“基建类”

小微或中型企业的规模生态!

尤其是那81的高关联度,简直就像一堵无形的墙,把其他潜在竞争者死死挡在了外面。

这是明目张胆的产业壁垒!

郑仪飞快地心算了一下:1o2家关联公司,按最低5ooo万注册资本算,理论资本金总额就过51亿。

泽川市去年全市的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是多少?

资料里有:1563亿。

一个尚未公开获得巨大利润、需要大量垫资承接工程的产业群体,短期内集中注册这么多“巨资”

公司?

钱从哪来的?虚增?抽逃?还是某种更隐晦的循环注资?

他的指尖划过另一段描述:

【泽川市新城区ao7-12地块:该地块于2o年12月由市国土局挂牌,后由“明远项目管理有限公司”

以68亿元竞得,规划为星耀集团总部及配套商业综合体用地。

【(注)明远公司成立于该地块挂牌前三个月,注册资本8ooo万元,穿透股权后,其实际控制人王某,为现任泽川市常务副市长王建斌堂弟。

看似正常程序,但时间点和人物关联却透着诡异的“巧合”

郑仪的目光最后落到一张不起眼的表格边缘的附注上,字体很小:

【星耀集团及主要关联公司近三年员工社保缴纳人数变动表(表略)】

这条附注本身没什么,但就在这个表格旁边,资料空白处,有罗教授龙飞凤舞、近乎潦草的一句手写批注:

“劳务派遣?外包比例畸高!

查‘鸿鹄人力’、‘众合服务’流!”

郑仪太熟悉这一套了!

在青峰,矿企为了规避安全责任、降低用工成本、应对检查,大玩“劳务外包”

、“业务分包”

、“派遣用工”

的花招,把风险层层转嫁到一些空壳公司或者小劳务队头上。

最后真出了事,那些所谓外包公司的负责人,要么找不到,要么就是个顶包的临时工!

真正的老板和该负责的人,能全身而退!

这个“鸿鹄人力”

、“众合服务”

……如果罗教授的直觉没错,那很可能就是星耀集团用来隔离风险和成本的外围壳子!

这些公司,必然也属于那份187家关联企业名单中的一员!

这种操作,不仅能规避正规用工的社保、税务等成本,更关键的是,它能将大量在星耀工地上干活的人,从法律层面上与星耀集团本身切割开!

一旦生安全事故或者劳资纠纷,星耀集团能轻松甩锅!

泽川市报告上那些光鲜亮丽的“数字”

、漂亮的“就业率”

,是不是就是这么堆砌起来的?

星耀集团本身可能没什么直接的、能抓住的把柄,甚至它可能看起来非常规范、依法纳税、带动就业、贡献巨大。

但围绕它产生的这个庞大网络,那些密集注册、资本虚胖的关联公司,那些穿透一层的“亲朋牌”

开商,还有罗教授点名的、隐藏在用工层面的人力资源壳子,这些才构成了真正的堡垒!

一个既能攫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