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5章 没有简单的事情明了的事情(2 / 4)
”
,分量不一般。
“会议室已经安排好了,就在咱们综合组隔壁那个小间。”
小吴引着他往里走。
“罗教授他们估计八点五十左右到,这次调研团规格可不低……”
穿过安静的走廊,空气中那熟悉的纸张油墨味混合着咖啡香似乎更浓了些。
两旁办公室的门大多关着,估计还没到正式上班的点。
综合组隔壁的小会议室果然准备好了。
桌上放着几瓶矿泉水,一摞同样的深蓝色公文包和文件袋码放整齐。
郑仪找了个位置坐下,打开小吴说的那个厚文件袋。
里面是厚厚的钉装材料。
第一页是目录,罗列之详尽令人咋舌:
目标市(明州、临海、泽川、东屏)的基本概况(人口、经济结构、财政收入、支柱产业);近三年核心经济指标变化曲线与全省对比;
社会舆情摘要;省级层面下达到该市的重大项目清单及执行进度;
市主要领导班子的简要背景与过往风格倾向;研究室对该市未来展瓶颈的初步预判……
特别刺眼的是几个贴了黄色标签的部分。
标签上手写着几行小字:
“明州:地产依赖度畸高,新城空置率惊人,地方平台债务高危预警……”
“临海:传统制造+港口经济疲软,新旧动能转换迟滞,产业工人流失严重……”
“泽川:表面数字亮眼(绿色产业),但地方保护与关联交易疑点重重(重点关注几大地方龙头企业与市领导的政商关系)……”
“东屏:城乡差距拉大,农村空心化叠加基层治理失序,矛盾隐患突出……”
郑仪一页页翻着,手指滑过那些带着警示意味的描述。
这些材料,角度刁钻,问题精准,绝非泛泛而谈,显然是研究室经年累月的沉淀和内部研判的精华。
罗教授把这东西给他,等于把调研团的“内参视角”
提前对他开放了。
这份信任和期许,沉甸甸地压在肩上。
八点五十分。
会议室的门被推开。
研究室主任陈远韬陪着罗文斌教授走了进来。
跟在后面的还有三位同志,一个是经济组的资深研究员老李,一个是社会组一位沉稳的女研究员薛敏,最后一位,郑仪认识,是省委办公厅综合三处的副处长赵波,显然是代表省委办公厅参与协调的。
调研团五人,规格确实不低。
“都到齐了?”
陈主任笑着环视一圈,视线在郑仪身上停了停。
“好,时间紧,咱们长话短说。”
他指向罗教授:
“这次深入南部几市的专题调研,由罗教授挂帅,目的性非常明确:掌握实情,现问题,特别是那些在常规报告里看不到、说不清、不敢说的堵点和痛点!
为省委下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展、化解深层次矛盾提供第一手的、硬邦邦的依据!”
他的语气带着少有的严肃:
“你们手里都有资料了。
老李、薛敏,你们对相关领域熟悉,重点把握面上的深度。
赵处,上下协调、地方接待安排方面就多费心。”
赵波立刻点头:
“陈主任放心,办公厅已经协调好了各市,全程保密,接待一切从简!”
陈主任最后看向郑仪,眼神里充满期待:
“小郑!
你是一线实战过的!
这次下去,多听、多看、多想,尤其用你在基层摸爬滚打的经验,去检验材料,去透视那些表面文章下面的东西!
现问题要敢于提,看不准的也可以大胆假设!
罗教授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