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政治斗争之后是事业斗争(2 / 4)

加入书签

表:

“今晚的教育攻坚会议后,我核算了财政盘子。

八百万应急调度资金已经落实,但后续县一中改扩建、职教中心建设、教学设备更新这些硬投入,缺口仍然很大。”

他停顿了一下,目光坚定地看向郑仪:

“所以我想动一动那些‘僵尸项目’。”

“僵尸项目?”

郑仪眉峰微挑,身体微微前倾。

沈文瀚点头,从文件中抽出一份清单:

“这是全县近五年来立项但长期停滞的工程项目清单。

共37个,涉及财政沉淀资金23亿元。

其中至少有12个是明确无复工可能的‘死项目’,涉及资金86oo万。”

他的手指点着几个重点标注的名称:

“比如经开区这个‘国际商贸城’,2o17年立项,财政前期投入32oo万,至今只打了地基。

再比如文体局的‘全民健身中心’,2o18年开工,财政拨付18oo万,现在烂尾在河边。”

郑仪接过清单,快浏览着。

这些项目他都有印象,大多是周阳时代的“政绩工程”

,要么规划脱离实际,要么承包商跑路,最终成为财政的沉重包袱。

“你想怎么处理?”

郑仪的目光从清单上抬起,带着一丝探询。

沈文瀚深吸一口气:

“我认为时机成熟了。

现在您坐镇县委,周阳旧部基本清理完毕,郭长河被陈越牵制,是时候对这些‘僵尸项目’进行集中清理。”

他翻开另一份文件,上面是密密麻麻的处置方案:

“第一,对确实无法续建的项目,依法终止合同,清算资产,能收回多少算多少。”

“第二,对土地等固定资产,由自规局重新评估后招拍挂,盘活存量。”

“第三,对涉及违纪违法的,移交纪委调查,追缴资金。”

“初步测算,至少能盘活5ooo万以上的沉淀资金,完全可以注入教育攻坚。”

说完,他静静等待郑仪的反应。

这个提议背后风险巨大。

每个“僵尸项目”

背后都牵扯复杂的利益网络,有的甚至直通市里的关系。

贸然动这些“陈年旧账”

,无异于捅马蜂窝。

办公室一时陷入沉默。

郑仪的手指在清单上有节奏地轻敲,眼神深不见底。

终于,他开口,声音异常平静:

“你估算过阻力吗?”

“评估过。”

沈文瀚挺直腰背。

“阻力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某些市领导打招呼的项目;与本地建筑商有复杂利益纠葛的;以及打着‘展大局’旗号强压下来的面子工程。”

他停顿了一下,加重语气:

“但我觉得,最关键的阻力,不在外面,而在于我们自己敢不敢动真碰硬。”

郑仪笑了笑,他重新戴上眼镜,锐利的目光透过镜片锁定沈文瀚:

“你自己扛得住?”

“扛得住!”

沈文瀚的声音斩钉截铁。

“有您和陈县长坐镇,有组织部冷部长把关,有林部长他们的舆论支持,我有这个底气!

财政局的钱袋子,不能再装这些烂账!”

郑仪看着眼前这个眼神坚定、腰背笔直的沈文瀚,胸口突然涌起一股久违的暖流。

沈文瀚变了。

不再是那个在政研室伏案写材料时字斟句酌的文弱书生,不再是那个在交通局贺铮身边处处留有余地的“润滑剂”

此刻站在他面前的,是一个敢于直面财政积弊、主动捅马蜂窝的斗士!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