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章 江雪(2 / 3)

加入书签

是那位从国家改委空降而来的科长。

“江科长!”

吴文韬笑着起身。

“来,给你介绍下,这是咱们处新来的郑仪同志。”

江雪的目光落在郑仪身上,微微一颔:

“郑科长,久仰。”

她的眼神只在郑仪脸上停留了一秒,便平静地移开,不见丝毫波动,仿佛他只是个无关紧要的陌生人。

席面精致,几道凉菜先上。

吴文韬做主位,左手边是唐为民,右手边是马明远,郑仪坐在马明远旁边,正对面就是江雪。

酒过三巡,众人言语渐渐放松,但话题始终围绕机关内部的人事变动、项目进展,丝毫不涉及敏感话题。

郑仪明白,这不过是开场热身,真正的试探还未开始。

“江科长最近负责的那个长三角一体化课题进展如何?”

吴文韬随意地问道。

江雪放下筷子,用餐巾轻拭嘴角:

“还在调研阶段,国家改委那边催得紧,要求年底前完成初步方案。”

她的回答滴水不漏,既不过多透露信息,又表明了自己“受命于上”

的特殊性。

唐为民眼镜后的目光闪烁着:

“长三角一体化涉及多省协调,江科长在京城人脉广,想必事半功倍。”

这话看似恭维,实则是试探她背后的关系。

江雪微微一笑:

“只是奉命行事,谈不上人脉。”

她轻轻带过,不动声色地挡了回去。

郑仪冷眼旁观,现江雪的每一句话都像精心测量过,既不显得疏远,又不暴露任何立场。

这种滴水不漏的处事风格,绝非普通科级干部能达到的。

“小郑啊。”

吴文韬突然将话题转向他。

“听说你在政法大学是徐永康教授的得意门生?”

一句话,让在座几人的目光都聚到郑仪身上。

郑仪知道,这是在试探他与徐永康,以及背后程安书的关系。

“徐老师确实对我很关照。”

郑仪坦然地承认,却又话锋一转。

“不过学术归学术,实务归实务,现在到了工作岗位,一切都要从零学起。”

既承认了师承,又不以此自傲,还表达了谦虚学习的态度,这个回答让吴文韬微微颔。

江雪的目光第一次在郑仪脸上多停留了几秒,似乎对他的应对稍有意外。

“郑科长在政法大学研究什么方向?”

江雪突然开口。

她的声音不急不缓,却让整个包厢为之一静。

“行政法与公共政策。”

郑仪放下筷子,直视江雪的眼睛。

“很契合展规划的工作。”

江雪轻轻点头。

“那么,您如何看待新出台的《长江保护法》对我省产业布局的影响?”

一个看似寻常的专业问题,却暗藏锋芒。

这个问题直指江东省最敏感的产业转型矛盾,回答稍有偏差,就可能暴露立场。

郑仪端起茶杯抿了一口,借此短暂思考。

“《长江保护法》实施后,我省化工企业搬迁已成定局。”

他声音平缓。

“短期看会影响地方税收,但从长远来看”

“长远?”

唐为民突然插话,嘴角挂着冷笑。

“那些失业工人等得了长远吗?”

郑仪不为所动:

“正因为要考虑民生,才更要未雨绸缪。

我们可以设立专项转型基金”

他说了几个具体举措,既表明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又巧妙地避开了“支持”

或“反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