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比较(1 / 2)

加入书签

忙到傍晚,宋纶再次来接印舒回家,第二天上午柳三娘又再次来接印舒。

这一次,印舒到达时,看到就是一池子淘洗干净的沤料。

这会儿天光大亮,清洗池中的那些秸秆这会儿差不多都已经全部化作了细碎的纤维组织。

此时村长正在组织村里人将这些组织捞起来放入那几个大石臼中。

在那几个大石臼前,这会儿其实已经有人开始捶打了。

看了看那边不少都打着赤膊的汉子们,印舒察觉到柳三娘并没有将自己引过去,她也没有硬要过去,而是顺着柳三娘的引导,去看了村里准备的水槽与抄纸用的竹帘。

与宋家村的竹帘不同,泽圩村这边的竹帘看着材质颇为不同,在询问之后,印舒这才得知,这竟是用泽圩村这边的芦竹编制而成。

说起这个,柳三娘也只能无奈苦笑。

“之前宋家村的抄纸竹帘我们也看了。

虽然我们也想过要不就从外面买一些竹子回来,但别的村这些日子也知道了我们泽圩村想做什么,这会儿知道我们要买竹子,就各种为难。”

其实岂止是为难,那些嘲讽谩骂打压的话每一句都让泽圩村的人火气直冒。

至于向宋家村那边求助

他们也不好一直去扒着宋家村那边。

再加上宋家村那边的人也说过,之后他们村会造一个造纸坊,造竹纸。

就算他们能买这一次,那以后呢?到那时宋家村说不定都要去外面买竹子。

最后还是村里的老人拍了板。

反正都是竹子,芦竹也是竹!

他们村这些年用芦苇和芦竹编的东西也不少,既然那些东西都能编,抄纸用的竹帘,也能编。

他们泽圩村,别的不多,就芦竹多!

就算坏了也没事,大不了再编就是!

他们泽圩村,总是能找到一条属于泽圩村的出路的。

对于他们这样的想法,印舒自然也是支持并赞同的。

所以她检查了一番后,对手中的竹帘也点了点头。

“缝隙方面我现在看着还不错。

但是具体的情况,还是要看之后的纸浆还有抄纸时的情况来确定。

如果可以,你们可以多准备几幅细密程度不一样的竹帘,这样到了之后抄纸时,情况不对也能及时更换。

竹帘的缝隙越细密,那么抄出来的纸也就越薄。

反之抄出来的纸也就会越厚。

泽圩村制作的是草纸,太薄了并不是什么好事。

所以我们要保证的,是草纸的厚薄适中,以及均匀!”

说到最后两个字时,印舒特地加重了语气。

“不过这种不仅要求竹帘,更是对抄纸时的手法有更多的要求。

到时候你们不熟练也可以多试试,相信你们很快就能上手。”

说到最后,印舒还是没忍住安慰了柳三娘几句。

她看得出来,对于造纸,整个泽圩村基本上算是倾巢出动,好似孤注一掷一般,将所有的期望都压在了这上面。

如果之后造纸出来的效果不是很好,印舒很担心泽圩村里的人心里会受不了。

柳三娘先是有些茫然,反应过来后赶紧笑了笑。

“放心吧舒娘,我们不会有事的。

再说了,”

她的笑容爽朗又充满了自信,就好像是湖边挺直的芦竹一般。

“只是造纸效果不好,又不是造不出来。

我们泽圩村,从来都不会因为失败而绝望。

舒娘你应该不知道吧,其实我们泽圩村每年都会不断加固圩堤。

太湖每年都会涨水,但是县衙那边要管理的地方太多,基本上都顾及不到我们这边来。

所以每年我们都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