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西蒙与舒斯特公司(2 / 2)

加入书签

季宇宁前世对这家公司最熟悉的就是它的logo。

西蒙与舒斯特(Sion&Schter)的标志logo是采用了法国画家米勒的《播种者》形象,是为了传递出播种希望的信息。

这家公司诞生在20年代的北美纽约,1939年,西蒙与舒斯特出版社联合发起了平装书革命,成立口袋书出版社,专门出版定价25美分的袖珍文艺图书。“口袋书”的理念是向最广大的民众提供价格最低廉的好书,为此,西蒙与舒斯特改变了分销渠道,进入了报摊和杂货店,迅速扩大市场,降低成本。图书出版业从精英文化走向大众文化。

六七十年代,两位创始人相继离世,西蒙与舒斯特公司也完成上市。

之后,在大众图书市场,西蒙与舒斯特公司敢于创新和重视营销的优势被发挥得淋漓尽致。

紧追时事热点的名人传记是西蒙与舒斯特打造畅销书的传统。

当然这些年在北美非常火爆的科幻小说,也是这家公司的主要出版方向。

这也正是威廉姆斯先生找上门来的理由。

威廉姆斯先生是直接来到港大找季宇宁的小姑季海清的。

这位威廉姆斯先生,还有一个中文名字,叫卫莲慕。此时在香江工作生活的西方人,通常会入乡随俗,给自己起一个中文名字。

只是这名字有一点儿女性化,但实际上这位卫生,是一个身高将近1米9的加州中年大叔。

这位卫莲慕先生,不仅会说流利的普通话,而且他还会说粤语。

他原先就是香江中文大学的老师,所以他跟季宇宁的小姑双方都不陌生。毕竟香江此时也就两所真正的大学。

这人可以说是精通汉语,本身就是汉学家。

自从五六十年代以来,国际汉学的研究基本上就转移到了香江。这位卫莲慕卫生,就是这些西方汉学家中的一员。

当然,卫生现在的身份是西蒙与舒斯特出版公司香江办事处的首席代表。

卫生在与季宇宁的小姑季海清的交谈中,使用的是粤语。

他首先表达了西蒙与舒斯特公司对于季宇宁的科幻小说流浪地球的兴趣。

他认为这是一篇质量非常高的科幻小说,非常适合在北美乃至欧洲地区的出版发行。

所以他希望他们公司能够出版这部小说的英文版。

卫生的想法,可以说正是季海清的心中所想。

季宇宁的这位小姑,实际上此时已经在考虑这本科幻小说的海外发行出版问题了。

没想到,机会却是自己找上门来了。

毕竟香江市场很小,季宇宁的中文版流浪地球在香江已经造成很多大的影响,其最终的目的,就是为了往海外尤其是欧美市场出口的。最近转码严重,让我们更有动力,更新更快,麻烦你动动小手退出阅读模式。谢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