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千零九十七章 那就让机器人也可以做出家的味道(2 / 3)

加入书签

受伤那年,母亲在ICU外守了三天,靠自动贩卖机的面包果腹,却坚持每天回家给他熬骨头汤。

    吴浩轻轻握住林薇的手,掌心有常年握笔留下的茧。“阿姨,“他转向林母,“您记得我大三那年重感冒吗?您熬的那碗姜汁可乐,我后来让实验室分析了成分比例。“他苦笑着摇头,“完全复刻的配方,喝起来就是不对味。

    “因为缺了这味调料。“林母突然笑起来,从随身的小布包里摸出个拇指大的玻璃瓶,里面装着深褐色粉末,“当年看你咳得厉害,我偷偷加了一撮川贝粉。”

    林薇惊讶地看见吴浩眼眶红了??这个在发布会上面对万人演讲都从容不迫的男人,此刻因为一小瓶药粉声音发额:“所以我们的“家味‘系统,就是要记录这些秘密配方。不是取代您的手艺,而是...”他顿了顿,寻找着合适的

    词。

    “而是让爱变得可传承。“林薇轻声接上。她想起上个月采访的那位非遗传承人,老人用颤巍巍的手教孙女在刺绣上打结,说“机器绣得出花纹,绣不出手心温度”。

    吴彤的筷子停在半空,屏幕上跳出一条工作邮件提醒。“道理我都懂,“她叹了口气,“但像我这种一个月出差二十天的,连冰箱都不敢买太大的。上次回家发现三个西红柿都长毛了...”她的声音渐渐低下去,“有时候就想,要

    是有人??哪怕是机器人????能在我加班到凌晨时热碗粥...”

    林母的表情松动下来。她起身盛了碗野菌汤放到吴彤面前:“孩子,尝尝这个。松茸是昨天乡亲们刚采的,我用冷冻柜急冻了两包。“她眨眨眼,“等你回城带上,煮面时放两片,比那些料理包强。”

    林磊突然举起手机:“我刚查了数据,去年料理机器人销量增长点主要在25-35岁群体。”他的义眼焦距调整时发出轻微的嗡鸣,“但有个有趣现象??购买者中83%会在周末关闭智能模式,选择亲手做饭。”

    “压力释放。“吴浩若有所思,“我们用户体验报告也显示,70%用户把智能烹饪当作应急方案,而非完全替代。“他夹起一筷蕨菜炒腊肉,“就像这盘菜,机器人能精准控制腊肉肥瘦比例,但判断蕨菜嫩嫩,还得靠张婶今

    早用手掐的那一下。”

    林薇看着争论中的众人,忽然想起上周的噩梦。梦里母亲的手变成了机械臂,做出的红烧肉整齐如流水线产品。她惊醒时发现吴浩还在书房调试“家味”系统的情感算法,屏幕上跳动着“记忆因子”“触觉模拟“等参数。

    “我有个想法。“林薇放下汤勺,金属与瓷器的碰撞声让大家都看向她,“能不能在智能菜谱里加个‘情感变量‘模块?”她比划着,“比如使用者可以调节‘咸淡随机度‘,或者设置‘偶尔烤焦模式...”

    吴浩眼睛一亮:“就像模拟妈妈故意把煎蛋边缘做得焦脆!我们还可以...“他突然停住,因为林母正将一个小陶罐推到他面前。

    “尝尝这个。”林母揭开盖子,浓郁的酱香立刻弥漫开来,“去年冬至腌的蟹酱,按你妈教我的法子,但多加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