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 我们要当老师(6 / 6)

加入书签

这顿,我给你打五折,千万别说出去…”

    “你到底是哪儿的,真是老乡?”陈秋铭继续好奇着。

    “五台河的,和林县挨着。”老板只能老实交代。

    陈秋铭本也不是来找茬的,见他这样,便点了点头:“行,就这个味儿也挺好。”

    回到座位,王春雨好奇地问:“刚才你们说什么呢?神神秘秘的。”

    陈秋铭笑着低声说:“没事儿,‘正宗’林县烧烤,打了个折。”

    王春雨了然一笑。

    汪铮一边大口撸串,一边问:“哎,春雨老师,你知道秋铭为啥叫我牛叔不?”

    王春雨摇摇头。

    陈秋铭笑着解释:“他大学时候搞了个英语社团,叫什么‘牛叔英语魔鬼训练营’,自称‘牛叔’,这外号就这么来了。你别小看他,他当年可是社交达人,一天之内能给社团拉来十五家公司的赞助!”

    “哇!这么厉害!”王春雨惊讶地看向汪铮。

    汪铮得意地一扬下巴:“小意思!主要是哥们儿人格魅力放光芒!我英语口语那更是没得说,马丁·路德·金的《I Have a Dream》,我能从头背到尾!听着啊——”他清清嗓子,还真就声情并茂地背诵起来,发音纯正,感情饱满。

    小烧烤店里回荡着激昂的英语演讲,引得其他食客纷纷侧目。一段背完,陈秋铭和王春雨都笑着给他鼓掌。

    “牛叔确实多才多艺,”陈秋铭对王春雨说,“不仅英语好,唱歌跳舞也都是一把好手。”

    汪铮被夸得舒服了,又开始边吃边滔滔不绝地给陈秋铭规划起他的“英语教育商业帝国”蓝图,什么线上平台、线下连锁、沉浸式教学……说得天花乱坠,白晶、白帆姐妹也在一旁帮衬着。

    陈秋铭只是听着,偶尔笑笑,并不插话。他知道汪铮就是这种天马行空的性格。

    王春雨看着眼前这一幕——烟火缭绕的小店,性格各异却同样有趣的朋友,听着那些充满梦想和活力的畅谈,再看向身边安静微笑的陈秋铭,觉得这一切充满了鲜活而真实的魅力。

    夜色渐深,小巷里的烧烤摊灯火温暖,映照着几张年轻而充满生气的脸庞。这一天,有职业的反思,有同伴的温暖,有街头的随性,也有友情的欢闹,交织成一幅平凡却又闪亮的生活图景。而对于陈秋铭来说,那条名为“教育”的道路,似乎也在这些点滴中,变得更加清晰和坚定起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