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 文件岛上的琴声(二)(2 / 4)
颊微红,连忙摆手澄清:“铭哥!你……你别乱说!我可不是他的什么靠山!他厉害着呢,哪里需要我当靠山?我可不行!”她这话带着点羞涩,又带着点维护李一泽的意思。
陈秋铭看着两个年轻人之间这别扭又默契的互动,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他像是随口问道:“看你们这状态,我倒是好奇了,你们这是……彻底和好了?还是仍在进行中啊?”他问得直接,目光在两人脸上逡巡。
李一泽叹了口气,表情有些无奈,又带着点认命,代替金叶子回答道:“好了,但没完全好。用官方术语来说,我目前还处于‘留校察看期’或者说‘延长试用期’。”他用了个很正式的词汇来形容自己的处境,引得陈秋铭忍不住笑出了声。
陈秋铭瞬间明白了,同情地看了眼李一泽:“好吧,明白了。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那你加油!”
就在这时,音乐厅内所有的灯光彻底熄灭,陷入一片纯粹的黑暗。紧接着,一束追光灯如同皎洁的月光,精准地打在舞台中央那架黑色的斯坦威三角钢琴上。深紫色的幕布缓缓向两侧拉开,被称为“西班牙钢琴王子”的马里奥身着笔挺的黑色礼服,从容地走上舞台。他身材修长,面容深邃,向观众席优雅鞠躬,脸上带着艺术家特有的自信与温和。雷鸣般的掌声瞬间爆发,充满了整个音乐厅。
马里奥在钢琴前坐下,没有任何多余的话语,修长的手指轻轻落在黑白琴键上。第一个音符如同水滴落入静谧的湖面,瞬间抓住了所有听众的耳朵。紧接着,一连串流畅而充满激情的音符如同奔流的江河,从他指尖倾泻而出。那是阿尔贝尼兹的《阿斯图里亚斯传奇》,充满了吉普赛式的热情与忧伤,强烈的节奏感和丰富的和声色彩,立刻将观众带入了伊比利亚半岛的风情画卷之中。
陈秋铭和金叶子显然都沉浸在了音乐里。当乐曲进行到某些技巧复杂的华彩乐段或情感转折处时,陈秋铭会微微侧头,用几乎只有两人能听到的声音对金叶子说:“这个快速音群的触键,颗粒感真清晰……”“这里的情感处理,弱下去比强起来更难,他控制得真好……”金叶子也会不时点头,低声回应:“嗯,踏板用得很克制,声音一点不混浊……”“这个声部的旋律线条勾勒得太漂亮了……”两人就着昏暗的光线,低声交流着对演奏技巧和音乐处理的看法,俨然一副知音相遇、沉浸在共同爱好中的模样。
与他们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另外两人。李一泽对钢琴可谓一窍不通,那激昂的旋律和复杂的和声在他听来,虽然不讨厌,但也实在激不起太多共鸣。加上刚才一路狂奔确实有些疲惫,音乐厅里温暖昏暗的环境更是催人入睡。没过多久,他竟然真的脑袋一歪,靠在舒适柔软的椅背上,伴随着时而激昂时而舒缓的琴声,不知不觉地……睡着了。他呼吸均匀,睡颜安静,与周围凝神倾听的观众形成了有趣的对比。
而王春雨,她试图集中精神欣赏音乐,也想找机会和陈秋铭说几句话。但无奈,她对钢琴的了解确实有限,很难融入陈秋铭和金叶子那种专业的交流。更让她有些失落的是,陈秋铭的注意力似乎完全被音乐和金叶子吸引了过去,两人低声交谈时靠得很近,那种基于共同语言的熟稔和默契,是她暂时无法介入的。她几次想开口,最终都化作无声的轻叹,索性放弃了努力,目光有些空茫地望向舞台上那个忘我演奏的身影,心思却不知飘向了何方,安静地坐在一旁,像一个被隔绝在热闹之外的旁观者。
一个半小时的音乐会,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和马里奥数次返场加演中落下帷幕。灯光重新亮起,人们意犹未尽地开始退场。
陈秋铭、王春雨和金叶子、李一泽四人随着缓慢移动的人流走出大剧院。夜晚的文件岛,灯火璀璨,芬河倒映着两岸的光影,晚风带着水汽,清凉宜人。
金叶子脸上洋溢着满足和兴奋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