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6章 心思又活络起来了(1 / 2)

加入书签

青州远在山东,与此地相隔茫茫大海,他身为地方大员,岂能擅离职守?

电光火石间,一个念头如同惊雷般在李世民脑海中炸开!青州……海运……如此大胆违逆常理、调动资源的举动……

“太子何在?!”李世民的声音陡然拔高,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和巨大的压迫感,响彻城头。

城下的房遗直似乎听到了这边的动静,或者说,他本就一直在等待。

他整理了一下衣冠,不顾疲惫,快步沿着登城马道向上走来。来到李世民面前,他噗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寒冷和激动而有些沙哑:“臣,青州刺史房遗直,叩见陛下!陛下万年!”

“房遗直!”李世民死死盯着他,一字一句地问道,“你不在青州牧守百姓,为何会在此地?这些船只、这些物资,从何而来?给朕从实招来!若有半句虚言,朕决不轻饶!”

他心中那个猜测越来越清晰,却不敢,也不愿轻易相信。

房遗直以头触地,深吸一口气,他知道这一刻终将到来,也早已准备好了说辞:“回禀陛下!所有船只、物资,皆由太子殿下于青州统筹督办!

殿下深知北地苦寒,将士缺衣少被,忧心如焚。故而在陛下出征后,殿下便以监国之名,行文山东诸州,倾尽府库,征调民间商船,并动用内帑,昼夜赶制、采购御寒衣物被褥。”

他顿了顿,感受到头顶那道凌厉的目光,继续道:“殿下言,‘将士为国远征,抛头颅洒热血,岂可令其冻毙于风雪?

陆路转运艰难,唯有海路或可一试!’殿下不顾臣等劝阻,亲赴登州督运,命臣…

命臣务必趁渤海未完全封冻之最后时机,冒险北上,驰援陛下!殿下此刻……应仍在登州,等候消息。”

尽管心中已有猜测,但亲耳从房遗直口中证实,李世民依然感到一阵强烈的冲击。

逆子!居然将他的话当作耳旁风!

不过...这物资补给送来的倒是挺及时...

想到这,御署内之前的沉重、不甘、无奈,仿佛都被这突如其来的巨大惊喜和温暖冲散了不少。

侯君集等人脸上已露出振奋之色,若将士们能得保暖,恢复体力,这严冬便不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然而,李世民的脸色在最初的震惊后,却变得复杂起来。

有欣慰,有震撼,但更多的,是一种深沉难言的情绪。

他缓缓开口,声音听不出喜怒:“太子……违逆朕意,擅动国帑,调动州府,此乃大罪。”

他目光如炬,盯着房遗直,“你身为刺史,不但不劝阻,反而附逆,同罪!”

房遗直伏在地上,身体微颤,却语气坚定:“臣知罪!

然,臣亦知,若能解陛下与三十万将士燃眉之急,臣与殿下纵受千般责罚,亦无怨无悔!

请陛下先以将士保暖为念,再行治臣等之罪!”

李世民沉默了片刻,城头上只有北风的呼啸。他目光再次投向码头上那堆积如山的物资,又扫过城内外那些在寒风中坚守的士卒身影。

最终,他重重吐出一口白气,那气息在严寒中瞬间凝成冰霜。

“李积!”

“臣在!”

“即刻接管所有御寒物资,按营分配,优先哨兵、伤病及体弱者,务必在今日之内,让所有士卒都能添件厚衣,有床厚被!”

“臣领旨!”李积声音洪亮,带着压抑不住的激动,立刻转身安排下去。

命令传开,整个辽东城仿佛被注入了一股暖流。

当厚厚的棉衣皮裘分发到士卒手中,当温暖的被褥铺进冰冷的营帐,无数铁打的汉子眼眶湿润了。

他们不知道这物资从何而来,只知道这是来自后方,来自大唐的温暖,是陛下和朝廷没有忘记他们!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