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太子令旨,各方哗然,阴暗赵构,再次破防?(4 / 6)

加入书签

nbsp;   他虽不是泾原路经略使,可却是泾原路真正的主人,至于经略使席贡,不过是傀儡。

    至于钱盖这个职权凌驾各路经略使之上,理论上可节制陕西五路所有兵马的陕西制置使,哼,软弱鼠辈,他都懒得提!

    呵,呸!

    也就他的前任制置使,范致虚那无能草包,还算有点东西,也就那点东西了。

    总之在曲端看来,现在就陕西这地界,其余几路,全都是插标卖首之辈。

    秦州,赵点营中。

    油灯之下,秦凤路经略使赵点和他的统制官等数人共阅檄文。

    看完令旨檄文后,军帐内也是一片沉寂,却涌动着不同于泾原路的氛围。

    不同于曲端多变的想法。

    作为陕西五路中,建制最完整,且立场一贯最明确的一路,赵点在自己地盘就是一言堂,而且他的态度也无比明确。

    “太子尚在,国祚未绝,此天意也!我秦凤路将士,当速整军马,东向呼应!”

    “然太子此言,破釜沉舟,气魄非凡。此令旨,彻底绝了与金虏任何转圜余地,后患不小。”赵点说着,抬起头,目光锐利如刀。

    “同州兵力单薄,不是久留之地。我既食宋禄,忠义为本,岂能坐视?”

    听到这话,麾下诸将都是点头肯定。

    “即刻去书一份给同州,秦凤路总计两万五千将士,听候殿下差遣,无有不从!”

    “另外,即刻派精干斥候,潜行至同州,鄜延乃至渭州方向,我要知道金人接下来的一举一动,以及其他各路是何反应。”

    “一旦事有可为,我秦凤路两万余人当为天下先,疾驰赴援,拥太子入秦陇,据此形胜之地,再图恢复!”

    “是!”

    熙河路,河州军府。

    此刻,大帐内也是争论激烈异常。

    一派以年轻气盛的将领为主,力主即刻发兵,响应太子,光复河山。

    另一派则以老成持重的军官为代表,认为路途遥远,敌情不明,且西夏人窥伺在侧,轻举妄动恐招灭顶之灾!

    不若稳守根本,静观其变。

    此刻,经略使刘锡被吵得头痛,抬手止住众人,沉声道:“太子之檄,义正词严,我辈宋将,岂无忠义之心?”

    “然我军地处西陲,粮草转运艰难,大军若东出,西夏人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