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章 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1 / 3)

加入书签

第六十章北线稳定、蜀地粗安,只差荆襄了啊(第12页)

靖康二年六月二十,京兆府,大殿。

“报!”

哨骑风尘仆仆,被引入殿中,单膝跪地,声音洪亮道:

“六月望日,曲端将军大军,抵大散关下,权知兴元府王燮,未作抵抗,已于当日主动开关,大散关已入殿下麾下!”

“将军请示殿下对王燮等人的处置。”

闻言,宗泽和郑骧对视一眼,都从彼此眼里看到了不出所料的神色。

王燮此人,好不精明的一个人。

面对曲端这种悍将,他太清楚做什么选择了。

“殿下,”

郑骧略一沉思后出列,对着上方的赵谌躬身一礼,“王燮此人虽怯懦无骨,然其率先归附,象征意义极大。”

“蜀中观望者众多,不论是杀还是罢,都非明智之举,恐阻塞后来者之路。

且其熟悉蜀中情弊,暂留其位,利于安抚。”

赵谌面容沉静,微微颔,声音带着不容置疑:“郑卿所言在理。”

他原本就没打算杀王燮。

如今只是打开了蜀道,可距离真正的打通,还早了些,还是要用怀柔的政策。

况且,他也不是什么弑杀之人。

“王燮,不过守户之犬,杀之无益,留之可安蜀中旧吏之心,且此人也未铸大错,暂且留用,日后再行打算……”

正说着,殿外,吴革手持一份文书,快步走了进来,面色凝重,道:“殿下,伪帝赵构布了圣旨,明天下。”

闻言,宗泽和郑骧都是面露好奇之色。

身穿盔甲,腰后挂着长剑的牛五从阶梯走下,从吴革手上接过文书递给赵谌。

听到赵构的圣旨,赵谌心里一阵腻歪,不过还是强忍着恶心,打开看了起来。

“大宋皇帝制曰。”

“朕承天命,嗣守宗庙,夙夜兢业,唯念江山社稷之重,骨肉宗亲之谊。”

“今闻皇侄谌,年少气锐,领军于关陕。

朕心虽慰,然亦深忧。”

“关陕烽火连天,戎狄环伺,蜀中乃根本之地,不可有失。

为固根本、安黎庶、全叔侄之情,特颁此敕。”

“川峡四路诸州官员,如王燮、卢法原、邵伯温等,皆乃国之干城。”

“着即加封王燮为剑南节度使、开府仪同三司,总制利州路军事。

卢法原、邵伯温等,各晋爵一等,悉听王燮节制,共保西陲。”

“蜀中士绅豪右,如成都张氏、眉山苏氏等,皆赐‘忠义护国’匾额!”

“准其缮甲治兵,卫护乡里。”

“各羁縻州洞主、土官,向来恭顺,皆赐爵授印,世守其土。”

“蜀中商贾,如成都帛商、嘉州盐贾等,素以诚信经营,济困扶危闻于朝野。”

“赐‘忠义济国’匾,免市税三十载,许其组织义社,协运粮秣,以助军需。”

“但使商通物阜,朕心甚慰,必当论功行赏,不吝恩荣。”

“青城、鹤鸣等道观佛寺,乃清修之地,赐金帛田地,免徭役,为国祈福。”

“望尔等体朕苦心,恪尽职守,上则辅佐皇太侄,稳其心性。”

“下则抚慰百姓,保安境土。”

“但使蜀中安堵,朕心方安。

他日谌侄成熟,江山宁靖,尔等皆为功,朕必不吝封侯之赏!”

“布告中外,咸使闻知。”

看完阴暗赵构的所谓圣旨,赵谌眼角抽了抽,这狗日的,就会恶心人!

商人免税三十年?这是人能说的话?

还有羁縻州那些洞主,土官,本就不好管,现在还给了明面上的世袭保证。

这狗东西,是看出来川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