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7、一日游(求月票)(2 / 5)
?”杨荣嘲讽一笑,“那你可要盯紧点,抓人是行动处的事,何志远还被蒙在鼓中呢,他可没有我好说话。再者,即便抓到人,也要过司法处那道关。”
“放心,到时候我会让戴老板给他打招呼的。”
司法处。
打发走了杨荣和何志远,张义便叫来猴子和钱小三,让他们分别将自己离开这段时间山城所有的新闻报刊找来,另外从机要室领来自己职权范围内能接触到的所有情报。
这会他正拿着一本叫《家风》的报纸看得津津有味。
《家风》创刊于38年5月,初名《半月时评》,是戴春风用以控制军统内部思想的刊物。
后来,为了更好地指挥军统对中统的斗争,戴老板经常在这本秘密刊物上发表演讲,攻击CC系及中统的工作,所以上面也会刊登一些有关中统的情报。
但他全篇看下来,发现除了彰显军统如何如何威风外,和中统相关的都是些争风吃醋的,比如徐增嗯前妻在成都和他的前秘书如何勾搭成奸、徐增嗯前妻上门堵路狂殴他的现任妻子如何如何,只能吃吃瓜,但没有情报价值。
但他并没有泄气,翻阅完大大小小几十份报刊,终于在一份《新蜀报》上发现了一点有价值的线索。
有个叫“镜中人”的记者模仿《桃花源记》写了一篇叫唐家沱游记的文章。
该文透露,他上周接到通知,要陪同果党元老于右任等人去视察一个叫唐家沱的地方。
据悉此处是中统和中统家属一处集体生活所在,建立了一套“乌托邦”式的集体生活制度。
按徐增嗯事先报告,该处不但有公共食堂,还有托儿所等,家属安心生产,特务安心工作,真正做到了“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俨然是《礼记》中对大同社会的描述。
大同社会的核心不就是“天下为公”吗?这不就是践行中山先生思想的核心体现吗?
所以,果党元老于右任等人对此非常感兴趣。
但仅仅过了一天,记者再次接到通知,说视察取消了。
记者对此非常郁闷,好奇心作祟之下,带着照相机只身前往据山城四十公里外的唐家沱考察。
但他到了唐家沱才发现,这里根本不是徐增嗯描述中的什么“整齐清洁、有条有理”,而是乱七八糟,一片乌烟瘴气。
他刚想拍几张照片,就被中统特务发现,不但没收了他的照相机,还一顿拳打脚踢,将他关在了猪圈里。
释放后,记者投诉无门,CC系和中统控制的报纸,根本不敢刊登他的文章,最后被逼无奈,只好将文章投给了民主人士掌控的《新蜀报》上。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