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3章 激战(求月票)(2 / 4)

加入书签

>这时第二辆车里,张义已经窜出来汽车,完全冷静下来,凭借经验,他迅速找到了隐藏在暗处的杀手。

从声音判断对面杀手使用的应该是毛瑟步枪改制的春田狙击步枪。

但他手上勃朗宁手枪的有效射程不过50米,而狙击手用的春田狙击步枪他再熟悉不过,有效射程800米左右,此刻看着对面的杀手只能望洋兴叹。

他目测估算了下杀手的距离,大概在200米外的公寓窗口,思忖着将目光投向门口的卫兵手上,他们持有的是中正式步枪。

从清末起,中国军队使用的便是汉阳兵工厂仿造德国7.92毫米口径毛瑟步枪,命名为汉阳造。

35年,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以德国kar98毛瑟步枪为统一标准统一全军,仿造后命名为“中正式”。

这种枪比日军的主要武器“三八大盖”威力大,因为子弹射入后枪眼小,但出来的枪眼大,能带出一块肉,容易形成创伤,缺点是射程不如“三八大盖”,有效射击距离只有150米。

日军的三八大盖结构简单不说,采用改进的旋转后拉式枪机,射击时后坐力小,易于控制,安全性强,射击精度好,射程远,有效射程可达460米。

而且三八大盖枪长1280毫米,加上长度500毫米的单刃刺刀,非常有利于个子小的日本兵进行白刃战。

但这种枪子弹口径小,仅有6.5毫米,弹头飞行稳定,杀伤力反而不高,子弹打进去多大眼,出来还是多大眼,所以有军民戏称“用三八大盖打中抗日战士,养几天伤再用缴获的三八大盖继续抗日。”

而中正式虽然威力大,但枪身短,加上575毫米长的刺刀,还要比日本的三八式短10毫米左右,所以部队为了弥补不足,往往配发大刀,以利于白刃战,说起来都是一把辛酸泪。

后来国军在战场节节失利,许多士兵摇身一变成了红党的部队,人们戏称“中正的人,肩上扛着中正,心里却没有装着正中。”

张义将目光投注在卫兵手中“中正式”步枪上,虽然有效射程只有150左右,但不需要击中对方,只要对200米外的杀手造成干困扰,他们就可以迅速包抄对方。

“开枪。”张义冲着卫兵大喊一声。

一个卫兵射出一枪,一个才拉下枪栓,远处的子弹已经呼啸而至。

“砰砰”两声,两人倒在地上。

“艹,把他们的枪捡过来。”这时张义看到最后一辆车上的杨文轩和刘魁已经下车,他们的汽车刚好在门口,于是大喊一声。

杀手显然发现了张义他们的意图,不间断的开枪压制,说时迟那时快,杨文轩一个翻滚捡起一把步枪,抬手对着远处就是一枪。

这一枪虽然没有打中杀手,但打在了对方潜藏处的玻璃上,杀手迅速闪身躲避。

趁着这个间隙,刘魁也捡起地上的步枪开始还击,听到枪声乱了一阵的未必此刻也冲出来射击,更多的特务处便衣持枪赶来。

“把枪抛过来。”张义大喊一声,就见杀手再次探头一闪,立刻意识到不妙,连忙大喊“闪开”,迅速就地一滚。下一刻之见子弹击中油箱,轰隆一声,汽车瞬间被火光湮灭。

捂着耳朵的陈秘书刚从车里爬出来,腿都在哆嗦,听到张义大喊,惊恐地瞪大眼睛,也不知道突然哪来的力气,也就势在地上一滚,但却晚了一筹,随即被爆炸的气浪掀翻出来。

再看前边,早川智子和猴子钱小三之间你来我往,子弹横飞,这女人虽然枝招展,但显然不是个瓶,她早就将碍事的高跟鞋踢飞,一边在地上翻滚,一边射击,她的左腿被击中,鲜血长流,虽显仓皇狼狈,犹自拼命似的向着疯跑着靠近张义。

“张科长接住。”一个卫兵奔跑着将自己的步枪刚跑出,倏地一颗子弹穿过他的胸口,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