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圜丘赐宴(2 / 4)
”
“祭天之诚,上苍可鑑;宴饗之简,亦是敬神恤民,务求实用,非为不敬也。神明慈悯,必体察吾等用心之苦。”
“今日告祭天地宗庙,赖昊天上帝鑑察、列祖列宗庇佑,亦赖在座诸公戮力同心,社稷安定有期!”
柴荣顿了顿,目光扫过在场的眾人,声音更添了几分慨然激昂。
“分饗祭余牲牢美酒,是天地神灵之恩泽,也是朕与诸卿共守此江山、共担此艰难之誓愿!来,且共饮此盏!”
语毕,柴荣高高举起了手中的酒盏,將盏中的酒液一饮而尽,姿態颇为豪迈。
“陛下圣明!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的应和之声骤然响起,震动四野,连祭坛方向的余烟仿佛也被这雄壮声浪惊得摇曳不止。
隨即,宴饮正式开始。
文官列席处,尚能维持礼数,低声交谈,细细地咀嚼著盘中的食物。
而对武將们来说,就不太那么讲究,气氛自然也热烈得多。
烤得焦香四溢的大块牛羊肉,连皮带骨地切割下来,放在粗陶碗里,冒著腾腾热气。
麦香浓郁的胡饼、热腾腾的黍米饭,都让人食指大动。
……
李奕端坐於桌案后,他的位次距离皇帝比较近,因此没表现得那么豪放。而是切下一小块烤得细嫩的羊脊肉,放入嘴中慢慢咀嚼著。
但他心里却縈绕著一个念头:德胜军的镇所,究竟在哪在周国境內,还是在境外
先前宰相范质宣敕颁詔时,李奕一不小心分了神,没有听全关於自己的封赏。
但可以確认的,是殿前马军都指挥使的本职未动,而遥领的节镇之衔,已从昭武军改迁为德胜军。
至於散官阶品、加赐的勋爵荣衔,乃至那些锦缎铜钱,於他而言倒显得次之又次,不过是些锦上添之物罢了。
然而李奕暗自琢磨了一会儿,仍然没想起来这所谓的“德胜军”在哪。
毕竟,自中晚唐以来,天下藩镇格局屡经变易。
初时,边疆设天宝十节度以为屏藩,渐次延及中原腹地亦纷纷树节置镇。
再到后来,为了限制各地藩镇的势力膨胀,更兼朝廷对地方掌控日颓。
遂將辖境过巨的强藩加以分割,大肆封赏那些军头、衙將为藩帅,让他们自己去內斗。
及至五代离乱,天下藩镇於数十年间旋分融合……长久之下,造成了藩镇数量的激增,大者犹可兼辖数州以为“支郡”,小者则仅附一州之地存续。
而且中原王朝代兴交替,眾多藩镇的名號屡有更易。
更甚者,如后蜀、南唐等割据政权,国境內的许多镇號,早就已经不是旧名。
除了少数比较知名的藩镇,李奕尚且还能有所闻外,其余很大一部分他並不了解,镇所何在、辖境若何,也多是一头雾水。
与此同时,皇帝並未在席上久坐。
他只是浅浅用了些饭菜,又接受了几位重臣的敬酒后,便轻轻放下手中的碗筷,由侍立左右的宦官搀扶起身。
柴荣面对群臣的目光,脸上带著淡笑道:“朕不胜酒力,且先行一步歇息。”
他也知道自己在场,眾人必定难以尽兴。加之今日一番劳顿,他確实感觉有些疲累,正好去早点歇息。
言罢,未待群臣高呼恭送,柴荣只微一頷首,便在內侍、甲士的护卫下,径直向著不远处那座帷宫行去。
等皇帝的身影隱没於锦帷之后,席间略显紧绷的气氛为之一松。
觥筹交错的叮噹碰撞声陡然密集起来,原本按官阶品秩分隔的界限,也在此刻变得模糊鬆散。
官员们纷纷离开自己的座席,端著酒盏朝著上官、同僚走去。
火光跳跃间,將一张张或微醺泛红,或带著殷勤笑容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