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八章 迎接新生命(4 / 7)

加入书签

见一大片灰白光洁的地面,从龙津桥两侧延伸至视线不可及之处。

    李述以杖叩地,脸色惊异道:“这地面……”

    李奕轻笑道:“此乃水泥路面,无惧雨雪泥泞,车马四时通行无阻。旧日道路泥泞不堪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

    他又指着街巷两侧,“再看这些店铺,仍采用前店后院的传统规制,但全是统一的两层结构,底层只能用于营商,不允许用来住人,上层和后院则可自行划分用途。”

    “此处将成为开放式街市,车马货物可直抵店门,再无市、坊隔绝的限制。”

    目光所及,沿街正在营建或已建好骨架的店铺,清一色都是两层结构,底层预留宽阔门洞,二层雕窗排列如阵,后面还有宽阔的院墙。

    而在道路边上,此时几个工头正按图册指挥匠人挖掘沟渠。

    李奕见状,解释道:“他们正在埋设陶制管道,乃是规划的排水暗渠,引龙津河活水,保街市洁净,夏无秽气熏蒸,冬少冰封路滑。”

    他引着兄妹二人向前,很快便来到了东京第一楼前,不少匠人正拎着特制灰桶,给墙面刷上浅色的石灰涂料。

    李二娘远在成都时,便从李全的信中,得知了水泥的事情,但耳听自然不如眼见。

    她上前抚摸着一处已凝固的水泥墙面,触手坚硬冰凉,远超寻常砖石。

    与寻常木制建筑截然不同,其墙体呈现出一种整体浇筑而成的灰白色,砖石的缝隙被一种奇特的灰浆严丝合缝地填满,浑然一体。

    她并非没见过比这更高的塔楼,就比如成都的那座迦叶舍利佛塔,高度就超过了十丈。

    但二者的形制、规格完全迥异,塔楼虽显得更为庄严肃穆,但论及空间的实用性,怕是远比不上面前这高楼。

    “此楼……当真神奇!”李二娘喃喃道。

    “但它的造价更神奇。”李奕轻叹一声,“在大部分人力和物料都不用掏现钱的情况下,这栋楼的耗费都已直逼五万贯,水泥钢筋、铁丝涂料等物占了大半!”

    李二娘闻言,不免暗自咋舌。要知道,五万贯足以买下一座不错的大宅,其内房屋厅堂起码数十间,但却还不够完全建造得起这一座高楼?

    而且仅是一座楼就这么高昂的造价,那眼前这一整片街市又该耗费几何?

    李奕弯腰从地上捡起一小块剥落的灰渣,轻轻搓揉了几下:“水泥初次试制之料,杂质多,易皲裂。真正可用之水泥,配方与烧制,才是关键。”

    “不过如今烧制的代价极高,若非急着赶工营建龙津街市,绝不可能把这些新奇玩意给用上。”

    李二娘静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