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民主生活会(1 / 2)
陆摇并未将此事过分放在心上。
他笃信原则,去年地质灾害的赔偿,是由县里派出的专项工作组严格按照政策执行的,程序合规,款项到位。
至于那些捕风捉影的“口头承诺”,在缺乏任何书面凭证的情况下,根本不足为凭。
更何况,新竹镇财政依旧捉襟见肘,每一分钱都要用在刀刃上,尤其是新镇建设这个关乎未来的项目上。
若听了那讼棍的蛊惑,开了随意追加赔偿的口子,镇财政立马就会被掏空,他所有的蓝图都将成为泡影。
至于上一任班子因贪腐落马留下的烂摊子,陆摇本能地想保持距离。他现在需要的是稳定,是集中力量搞建设。
清算旧账,固然能彰显正义,但也必然引发人心惶惶,甚至可能拔出萝卜带出泥,牵连到现在可用的人手,比如……副书记覃振华。
在基层,尤其是在新竹镇这种曾经穷得叮当响的地方,面对巨大的利益时,能有几个干部真正做到一尘不染?
覃振华作为前任班子的副手,却能在那场风暴中安然无恙,这本身就不太符合常理。
陆摇不是不懂,他只是暂时选择了“难得糊涂”。现阶段,发展是硬道理,稳定是压舱石。反腐倡廉,或许可以等经济基础更牢固、接任者人选更明确时再深入推进。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果然,没过多久,覃振华就敲门进来了。他脸上带着一种刻意掩饰却仍能察觉的关切和不安。
“陆镇长,那个钟律师……走了?他提的要求,你……答应了?”覃振华试探着问,眼神有些游移。
陆摇放下手中的文件,平静地看着覃振华。他从对方那略显紧张的神态中,捕捉到了一丝不寻常的气息。
一个念头倏地钻入他的脑海:覃振华,乃至现在班子里的一些人,恐怕并不干净。他们害怕钟小芳揪住“追加赔偿”这件事不放,深挖下去,会牵出过去一些见不得光的勾当。钟小芳这种地头蛇律师,很可能掌握着某些关键的把柄。
“没有。”陆摇语气平淡,“空口无凭,我怎么可能答应。他说是前任和县里工作组有过承诺,但我并未见到任何依据。他应该是回去找所谓的‘材料’了。”
他叹了口气,似是无意地感慨,“唉,真是多事之秋,建设任务这么重,还总有这些不良因素。”
覃振华闻言,非但没有放松,反而更显焦虑,他凑近一步,压低声音:“陆镇长,如果……如果当时确实有那么点意思,或者……有些情况,我们是不是可以考虑适当追加一点,安抚一下?”
陆摇心中冷笑,面上却露出恰到好处的惊讶:“哦?覃书记,听你这意思,难道当时还真有这种说法?也是这个钟小芳牵头谈的?”
覃振华眼神闪烁,支吾了一下,还是说道:“是,是的。灾后没多久,就有律师,主要就是这个钟小芳,主动找到了那些家属,拿到了代理权。当时的赔偿数额……确实是他参与谈的。”
“这个钟小芳,到底是什么来路?就因为是本地人,能得到村民信任?”陆摇看似随意地问,实则是在摸对方的底。
覃振华像是找到了倾诉的由头,连忙道:“他可不简单!是本地人不假,但关键是关系网深得很!他自己开着县里数一数二的律所,他岳母是县政法委的老领导,大舅哥在市里政法系统任职,还有其他盘根错节的关系。哦,他本人还是县政协委员。在咱们大龙县,算是个手眼通天的人物。”
县城婆罗门。陆摇心中立刻给钟小芳贴上了标签。明确了对方的阶层和能量属性,他反而更清楚该如何应对了。这类人倚仗地方势力,往往欺软怕硬,做事有章法但也更顾忌风险。
覃振华见陆摇沉默,以为他有所松动,又趁热打铁道:“陆镇长,要是……要是县里政法系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