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9章 七星祈禳(1 / 3)
第二枚免死金牌在范立的神念中化为齑粉。
那冰冷的触感,仿佛是周瑜身躯上最后的温度,刺得他心神剧痛。
他最后看了一眼那座凝望江东的绝世冰雕,神念中的画面骤然切换。
最后的希望。
最后一张免死金牌。
诸葛孔明!
刺骨的寒意瞬间褪去,取而代之的,是泥土的芬芳与铁器的腥味。
范立的神念仿佛被拉入了一片真实得令人窒息的战场。
这不是幻象!
这是一个被阵法强行开辟出的独立空间!
群山巍峨如龙脊,长河奔腾似龙脉。
肃杀之气扑面而来。
数万大军列阵山巅,玄黑色的“汉”字大旗在狂风中猎猎作响,仿佛要将天空撕裂。
范立的心神猛地一紧。
败而不乱,溃而不散!
明明是陷入绝境的败军,为何军容如此齐整,战意如此高昂?
能将一支军队锤炼到如此地步的统帅,究竟是何等风采!
军阵中央,一辆四轮车缓缓驶出。
车上端坐一人,手持羽扇,身披鹤氅,面如冠玉,目若朗星。
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便仿佛是这片天地、这场战争的唯一主宰。
那股运筹帷幄、洞悉天地的气度,让他那俊美无俦的容貌都显得不再重要。
诸葛亮!
范立紧绷的心弦,终于松了一丝。
还活着!
汉军主力尚在,诸葛亮也还活着!
他掌心那最后一枚金牌的轮廓,似乎也变得温热起来。
或许……这一次用不上了?
就在范立庆幸之时,河对岸,另一支大军的轮廓也清晰起来。
大明!
与汉军的井然有序截然相反,明军阵型散乱,旗帜歪斜,几名将领正声嘶力竭地呵斥着士卒,试图稳住阵脚。
阵前,一名身着华贵金甲的青年傲然而立,正是大明太子万历。
他身后,三千亲卫气息沉凝,远非寻常明军可比,一双双鹰目死死锁定着山坡上的汉军。
“诸葛亮,本宫劝你速速投降!”
万历的声音带着一种居高临下的傲慢,响彻河谷。
“郭嘉的烽火黄沙阵,周瑜的铁索连江阵,皆已被本宫弹指击破!”
“你这仓促布下的阵法,又能支撑几时?”
他身后的明军发出一阵哄笑,充满了对困兽之斗的嘲弄。
范立没有理会万历的叫嚣,他的目光死死盯着阵法中的山川河流,一个尘封在记忆深处的地名,让他浑身血液几乎凝固。
南有山,北有水,东西皆为深谷……
这……这难道是……
五丈原?
那个埋葬了无数遗憾与叹息的地方!
阵中,诸葛亮轻摇羽扇,脸上挂着温和而谦逊的微笑,仿佛完全没将万历的威胁放在心上。
“久闻万历太子乃夏朝王转世,身负古朝秘术,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
“奉孝的阵,公瑾的阵,还有亮的八门金锁,皆出自鬼谷一脉。太子能连破三阵,亮,佩服之至。”
他的声音平静,却带着一种洞悉一切的从容。
“但是……”
诸葛亮话锋一转,羽扇向左一挥,再向右一摇。
刹那间,风云变色!
整个五丈原上空,白昼瞬间被黑夜吞噬,亿万星辰浮现,汇成一条璀璨的银河,横贯天际!
星光如水银泻地,将整个战场笼罩在一片清冷的银辉之中。
“亮钻研阵法多年,偶有所得,创此‘七星祈禳阵’。”
“不敢说超越鬼谷先贤,却也有几分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