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3章 大江东去(2 / 2)

加入书签

穷。

简单来说,就是上天很高兴,所以派出各种异兽,降下诸多异象。

那上天为什么高兴呢?

那自然是因为周王的功德,这些祥瑞,都预示着晋室将亡,王周将兴。

风声传到南郡后,王凝之略感尴尬,不好意思继续待着了,便乘船顺流而下。

沿途缓缓而行,算是一段难得的休闲时光,可惜没人陪同。

不过才闲了几日,郗超的书信便送到了,表示事情已经进行到下一步。

大臣上书劝进。

这个要费点时间,毕竟王凝之在建康能得到的支持有限,比如陆纳这样的大臣,虽然不会为晋室尽忠,不反对王凝之改朝,但指望他们给王凝之劝进,那也是不可能的。

哪怕是范宁和车胤这样支持王凝之的人,也只会在大局已定的情况下,站出来表示同意。

带头劝进这种事,在当下是大功,但日后记录在史书上,可能就是骂名了,所以很多人不愿意做,扭扭捏捏的。

有分量、又愿意为王凝之摇旗呐喊的,还是他在各地的旧部和委任的封疆大吏。

距离建康最远的,是幽州刺史刘牢之和平州刺史郗恢,等他们收到消息,再往建康上书,少说得半个月以上。

这还是郗超派人通知他们的结果。

所以王凝之还得在路上耗上一段时日。

不过他提前出发,并不是为了浪费时间的,路过江州、路过豫州的时候,他两次停了下来,与州郡的官员见面。

大家彼此心知肚明,但表面功夫还是要做一下,表大度的表大度,表忠心的表忠心,宾主尽欢。

抵达姑孰后,王凝之再次停下脚步。

这里曾是桓温掌控朝局的大本营,他在这里观望和犹疑许久,最终选择了放弃入主建康。

如今这里已然荒废下来,曾经人来人往的大司马府,早就落满尘埃,无人问津。

王凝之下船转了转,思考起当年桓温在这里的日日夜夜,近在咫尺,他难道就没有热血上涌,想率军直取建康的时刻吗?

看完萧条的大司马府,王凝之重新回到船上。

姑孰的对岸是历阳,王凝之那会前往鲁阳上任,还携谢道韫去历阳拜访当时时任豫州刺史的岳父谢奕。

弹指一挥间,谢奕已经故去二十多年了。

历阳沿江往北不远,便是乌江,那是西楚霸王自刎的地方。

王凝之站在船头,江风萧瑟,寒意逼人,收回思绪后,他不禁苦笑起来。

当一个人开始回忆往事,是不是说明他老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