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千三百四十二章(2 / 5)

加入书签

两足踝烧伤、毛发烧焦、右鼓膜穿孔、高血压、窦性心动过速,后出现血尿、蛋白尿、管型尿等。

    击后幸存者,神经系统的异常较其他软组织损伤显著。可因周围神经分支受损,皮下组织血液循环障碍,引起皮肤营养不良性改变、神经疼痛、麻木或其他感觉障碍;脊髓受损症状如迟缓性麻痹、截瘫、感觉缺失或异常等,

    尤其在肢体部位。这些后果可延续数月或数年之久。少数人可发生记忆力减退或健忘、精神障碍及性格改变等。由于闪电光很强,内含不同组分的红外线、紫外线及X射线,因此雷电的放射性损伤尚可引起白内障。

    击时,压缩空气所产生的冲击波打击人体,可引起体表和体内各器官严重的机械性损伤如全身肢体离断、颅骨粉碎性骨折、各内脏破裂等,造成严重损伤致死。

    雷击死者的形态学变化分体表和体内变化两部分。

    雷击所造成机体的损伤差异很大,体表可以有很广泛的损伤,也可以没有任何体表损伤征象。多数雷击死者可发现烧伤,如毛发灼伤乃至炭化。也可以有电流入口及出口,表现为表皮破裂、穿孔。有时可见小孔状且边缘被烧

    毁的皮肤损伤,可能被误认为枪弹射入口。接触金属物体处的皮肤可发生电流斑。出口常见于手足,尤以足部最为常见。出口处皮肤、肌肉洞穿、炸裂,甚至伴有烧伤。个别见皮肤广泛撕裂,体腔开放。雷击死者具有特征性的体

    表改变如下:

    1.雷电击纹雷电通过的皮肤上遗留下红色或蔷薇色树枝状或燕尾状斑纹称雷电击纹,或称为树枝状纹......就是很多人造雷击木上的那种花纹!此乃由于强大电流通过时局部轻度皮肤烧伤及皮下血管麻痹扩张所致,有时可伴有

    血液渗出。雷电击纹由不同宽度的红线组成,多位于颈、胸部,也可位于肩、胁腹侧或前臂。腹股沟、大腿与腋窝等处皮肤因潮湿,也很容易发生雷电击纹。这种特殊花纹可能是雷击伤仅有的证据,有很大的诊断价值。但是它褪

    色或消失迅速,有时在死后24小时内即不复存在。在雷击后存活的机体上,此斑纹短期内消失,最多可保持数日。

    2.雷电烧伤由于闪电历时短,电流通过体表的面积广,很少看到雷击本身造成的严重烧伤。但是携带的金属物品如表带、项链、硬币等接触部位的皮肤,由于焦耳热效应或电弧效应,引起局部高热可产生烧伤。金属物品可熔

    化,使局部烧伤的形态类似上述物品。但其烧伤程度与高压电流不同,烧伤不达皮下组织。在电阻小的部位,特别是潮湿皮肤皱褶处,可形成线状烧伤。

    3.衣服及所带金属物品的损坏雷击受害者的衣服可被撕裂成碎片,有的被剥下,甚至抛离尸体一段距离。雷电入、出口处的衣帽鞋袜可出现圆形、境界分明的孔洞,或被烧焦。受害者所携带的金属物品,如耳环、戒指、项

    链、金属衣扣、皮带扣、钢笔、表链、钥匙等可被熔化,相应皮肤有烧伤印记;铁制品可被磁化。

    雷电死者内部损伤可以很严重,如骨折、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